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某药品的说明书的一部分:
(1)该药品可治疗________________疾病;
(2)硫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
(3)硫酸亚铁中Fe、S、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4)一位3岁的儿童若按说明书的用量,一天从药中获得__________mg铁元素。(计算结果精确到0.1mg)。
【答案】 缺铁性贫血 152 7∶4∶8 110.5
【解析】(1)该药品含有铁元素,可治疗缺铁性贫血;(2)硫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32+16×4=152;(3)硫酸亚铁中Fe、S、O元素的质量比为56:32:16×4= 7∶4∶8;(4)一位3岁的儿童若按说明书的用量,一天从药中获得铁元素的质量为:2×3×50mg×(56÷152×100%)≈110.5 mg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实验小组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于是小组中的几位同学对其中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小丹认为含有:CaO、Ca(OH)2;
小凯认为含有:CaO、Ca(OH)2、CaCO3;
小欣认为含有:Ca(OH)2、CaCO3。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步骤一 | 取试样于试管中加水振荡 | 液体浑浊,用手摸试管外壁,感觉不发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二 | 向步骤一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管内有气泡生成 | 一定含有CaCO3 |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探究可知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正确,请写出使CaO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拓展)如果生石灰已全部变质为碳酸钙,请你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写出必要的步骤、现象和结论)___。
【题目】(1)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 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
② 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③ A、D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g/100g水)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0 | 169.0 | 246.0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①上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在__________℃。
②20℃时,将20gK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结合图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
20℃ | 40℃ | 20℃ | 40℃ | |
水 | 109g | 129g | 21.8g | 49g |
酒精 | 17.3g | 40g | 不溶 | 不溶 |
(1)下图表示________(填“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2)温度从20℃升到40℃时,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
(3)40℃ 时,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溶剂是__,再将CO2通入所得NaOH的酒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4)若要对比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