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是研究物质转化的学问,是变化之学.人类利用化学变化,合成各种新材料,如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等;
(1)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在面料中,属于有机合成纤维的是_____.
(2)区分羊毛布料和化纤布料: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各取布料样品一小条,分别灼烧 | ①_____ | 该布料是羊毛布料 |
②_____ | 该布料是化纤布料 |
(3)塑料常用于制作食品保鲜膜及方便袋等,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大量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请结合日常生活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
【答案】涤纶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废弃塑料回收利用
【解析】
(1)通过图示可以看出,在面料中,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点燃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化纤布料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3)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能减少白色污染.
故答案为:(1)涤纶;(2)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3)废弃塑料回收利用.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①如表是 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I、请写出一种将KNO3 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
Ⅱ、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
②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所得三个溶液 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
【题目】小明进行H2O2溶液制O2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列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MnO2作催化剂
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①写出用H2O2溶液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O2,从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填序号)。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
③检验O2的方法是____。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O2。
(2)FeCl3溶液作催化剂
向5mL59%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定浓度的FeCl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已知]FeCl3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微粒: H2O、Fe3+、CI-
[问题]哪种微粒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假设]假设一:可能是H2O
假设二:可能是Fe3+
假设三:可能是CI-
[分析]假设一不可能成立,理由是___。
[实验]
操作 | 现象 |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Fe2(SO4)3溶液 |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
[结论]假设___________成立,而假设一和另一种假设不成立。
(3)催化剂比较
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更适合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4)从第(1)题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是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 B.常温下,稀释KOH 溶液 | C.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 D.将铁钉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