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酒精 B.蔗糖 C.小苏打 D.植物油
某小组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兴趣实验,发现有的同学得到蓝色溶液,有的同学得到绿色溶液。老师提示这种现象可能与所得氯化铜溶液有关。于是,同学们对这个现象进行探究。
实验1:探究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
取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铜溶液各20 mL置于同样的烧杯中,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箱中加热(忽略溶剂蒸发)。待溶液温度恒定后,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如下:
烧杯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溶质质量分数/ % | 5 | 5 | 5 | 10 | 10 | 10 | 20 | 20 | 20 |
水浴箱 温度/°C | 30 | 50 | 70 | 30 | 50 | 70 | 30 | 50 | 70 |
溶液颜色 | 浅蓝 | 浅蓝 | 蓝 | 蓝 | 蓝绿 | 翠绿 | 蓝绿 | 翠绿 | 墨绿 |
实验2:探究室温下氯化铜溶液的变色浓度范围
a 室温下,称取15.4g的氯化铜固体溶于35.0g水中,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30.6%的氯化铜溶液。
b 将上述氯化铜溶液依次加入等质量的水稀释,配制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铜溶液,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如下:
溶质质量分数/ % | 30.6 | 25.5 | 21.9 | 19.2 | 17.0 | 15.3 |
溶液颜色 | 深绿 | 翠绿 | 蓝绿 | 蓝绿 | 蓝 | 浅蓝 |
(结果与讨论)
(1)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1中,④⑤⑥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3)根据实验1的结果可知,③⑥⑨中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是______。
(4)实验2中,步骤a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滴管、玻璃棒和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室温下,小文将20g氯化铜固体溶于80g水中,则此溶液的颜色为______。
(6)小昕配制了一杯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铜溶液,溶液为浅蓝色,若要使此溶液由蓝向绿色转变,可进行的操作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将溶液放在水浴箱中加热到70°C
B 加入适量的氯化铜固体并使之溶解
C 加入适量的水稀释
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实验小组对其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Ⅰ. NaClO溶液呈碱性。
Ⅱ.消毒杀菌的原理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变性程度越大,消毒液消毒杀菌效果越好。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反应时变为白色固体物质。
Ⅲ.ORP指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ORP数值越大,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越强。
(进行实验)
实验1:制备84消毒液
某同学制作了一种84消毒液发生器(如图所示),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即可制得消毒液。
实验2:在鸡蛋清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消毒液,静置15min现象如下表。
序号 | 2-1 | 2-2 | 2-3 | 2-4 |
实验 操作 | ||||
实验现象 | 液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无其他现象 | 液体中产生大量白色固体 | 液体中产生少量白色固体 | 液体中产生极少量白色固体 |
实验3:探究84消毒液漂白性的影响因素
序号 | 3-1 | 3-2 |
实验操作 | 取烧杯倒入30mL浓度为1:100的84消毒液,将烧杯放置在距离光源 10cm处进行光照,测量ORP变化 | 取四个烧杯,分别倒入30mL浓度为1:100的84消毒液,并置于20°C、30°C、40°C、50°C水浴中加热,测量 ORP变化 |
测量数据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补全①的化学方程式。
①2NaCl+2H2O2NaOH+ Cl2↑+______ ↑ ②Cl2+2NaOH =NaCl+NaClO+H2O
(2)实验2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3-1的结论是_______。
(4)根据实验3-2的测量数据可知,影响84消毒液漂白性的因素有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由实验3可知,84消毒液储存时需注意________。
(6)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