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一次趣味化学活动中,王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要求同学们进行探究:确认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溶液?
【提出猜想】 王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①硫酸镁溶液 ②硫酸钠溶液 ③硫酸溶液
④硫酸铵溶液
【查阅资料】
①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 | MgSO4 | Na2SO4 | (NH4)2SO4 | H2SO4 |
溶解度 | 35.1g | 19.5g | 75.4g | 与水任意比互溶 |
②(NH4)2SO4的水溶液显酸性
(1)【实验探究】小明对王老师的提示进行了评价 ,原因是 。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 溶液 |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①成立 |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原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跟标准比色卡对照 | 溶液pH小于7 | 猜想③成立 |
小雅对小明实验操作②的结论评价是 ,理由是 ;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溶液是硫酸铵溶液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 | 猜想④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猜想②不成立(1分) 常温下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20%。(2分)(2)(每空1分)① NaOH (或氢氧化钠)(答案合理即可) 结论不正确(或结论错误) (NH4)2SO4溶液也呈酸性 Δ
(3)(每空2分)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
解析试题分析: Δ
(1)[实验探究]根据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利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温度下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值,由硫酸钠的溶解度为19.5g而标签上标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0%,可判断猜想②溶液为硫酸钠溶液是不成立的;
(2)通过滴加某试剂观察到出现白色沉淀而判断溶液为硫酸镁,根据三种溶液中溶质化学性质的差异,可判断所滴加溶液应为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根据硫酸溶液和硫酸铵溶液都呈酸性的特点,可判断由pH小于7就得出溶液为硫酸溶液的说法不能成立;
(3)根据硫酸铵溶液中含有铵根的特殊性,可通过检验铵根的存在而确认溶液为硫酸铵.
解答:解:(1)[实验探究]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值不会大于该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常温下硫酸钠的溶解度为19.5g,则常温下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因此,该溶液不可能是硫酸钠,故猜想②不成立;
(2)硫酸镁、硫酸、硫酸铵三种物质中只有硫酸镁能与碱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氢氧化镁沉淀,因此,观察到出现白色沉淀就可判断溶液为硫酸镁溶液,说明所使用的试剂为氢氧化钠等碱的溶液;由于硫酸溶液、硫酸铵溶液都呈酸性的原因,测出溶液的pH小于7时,并不能就断定溶液为硫酸溶液,也可能是硫酸铵溶液;
(3)只要检验出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即可说明溶液为硫酸铵,因此可取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微热,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试纸变成蓝色,即可说明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可确认溶液为硫酸铵溶液;
故答案为:(1)猜想②不成立;常温下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20%.
(2)①NaOH (或氢氧化钠)(答案合理即可);
结论不正确;(NH4)2SO4溶液也呈酸性;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
考点: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铵根的检验、溶液酸碱性与pH关系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 |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
【实验结论】(1)A中产生的气体是 ;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 和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实验评价】 (1)实验设计Ⅳ的目的是 ;
(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课本“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 |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 和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
【实验评价】
(1)实验设计Ⅳ的目的是 。
(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实验拓展】
(1)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2)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图是某学校的师生对“MnO2催化H2O2溶液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密度为1g/ml)质量分数为5%的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管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②点燃橡胶塞上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到带火星的棒香立即复燃。
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某化学小组将CaCO3与HCl反应后的废物进行处理,目的是制取中性干燥剂CaCl2.经过处理得到固体后,他们对得到的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
猜想一:固体中只有CaCl2;
猜想二:固体中既有CaCl2,又有CaCO3;
猜想三:固体中只有CaCO3。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
| 实验设计图示 |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 | | 上层液体澄清,试管底部仍然有少量固体。 | 猜想 不成立(选填“一”、“二”、或“三”) | |
步骤二 | | 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 | 猜想 不成立(选填“一”、“二”、或“三”) | |
步骤三 | 取少量步骤一未溶固体于试管中,滴入 。 (填写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 | 猜想 成立(选填“一”、“二”、或“三”) |
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 (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 ,处理的方法是 。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 。
A.氨水 | B.食醋 | C.肥皂水 | D.苏打水 |
小丽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看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
【提出问题】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丽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
【实验设计】为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小丽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小红认为小丽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小红另外设计并完成了实验,请你帮她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 | 猜想一 正确 |
步骤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