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欲在室温和1.01×105Pa条件下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盛放镁条的隔板有小孔)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用一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的先后顺序(填小字母) ________;
(3)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待仪器B中的物质恢复到温室时,测得量筒C中水的体积(若假设将测定的体积换算为标准状况下为VmL);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假定其质量为mg)并将其投入试管B中;③检查各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上述几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
(4)若未将试管B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C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选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_____________;
(5)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试验,这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选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_____________。
【答案】水 使A瓶中的气体进入E瓶,增大E瓶中的气压,将稀盐酸压入B装置与Mg发生化学反应 ③②④① 偏低 偏高
【解析】
根据题意本题测定镁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是通过镁与盐酸反应,测定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的相对分子质量。首先要明确每个装置的作用,A装置起一个增压作用,在B装置中镁和盐酸进行反应,C装置测量水的体积,也就是生成的氢气排开水的体积,D装置是把生成氢气的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E中盛放的是反应物盐酸。根据实验原理和各装置的作用,装置连接的先后顺序应为AEBDC,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测量的氢气的体积和所用的镁条的质量都要准确,否则会产生误差。
(1)装置A是用来控制反应发生的,起一个增压作用,使A瓶中的气体进入E瓶,增大E瓶中的气压,将稀盐酸压入B装置与Mg发生化学反应,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液体是水;
(2)根据以上分析,装置连接的先后顺序应为AEBDC,要想排出洗气瓶中的液体,气体要从短导管进入,液体从长导管排出,因此仪器的接口连接的先后顺序为
;
(3)连接好仪器后,要先检查气密性,再放入药品,然后收集气体,题中4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④①;
(4)若未将试管B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C中水的体积,C中的水的体积要比实际体积大,就造成生成的氢气多,这将会使所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
(5)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氧化镁会与酸反应,但不生成氢气,使生成氢气比理论上要少,这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高。
【题目】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
(进行实验)
实验l: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
序号 | 1-1 | 1-2 |
装置 | ||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 本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 |
2-1 | 1:9 |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
2-2 | 1:10 |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 |
2-3 | 1:11 |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 |
2-4 | 1:12 | 无黑色物质 | |
2-5 | 1:13 |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2中,证明生成的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1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2的结论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4)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_____。
(5)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所需试剂是_____。
【题目】许多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往往由易溶物转化为难溶物或难溶物转化为更难溶物的现象。下表为相同温度下某些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 | AgCl (白色) | (黑色) | (白色) | (白色) | (白色) | (白色) | 无色透明 | 无色透明 |
溶解度/g | 0.2 | 0.165 | 16.6 | 0.0015 | 21 | 75.4 |
(1)若在含有氯化银固体的水中加入硫化钠溶液,可能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生产硫酸铵化肥的方法之一是:把石膏粉悬浮于水中,不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立即过滤,滤液经蒸发面得到硫酸铵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从上表中寻找两种能够按照上述规律相互转化的物质,写出实验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