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且它们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均无明显变化。
(1)t3℃时,N点的丙溶液为_______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2)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或“=”)。
(3)t3℃时,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3℃时,M点对应的溶解度为50g,此点甲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饱和 〉(或“大于”) 增加溶质(或增加甲) 恒温蒸发溶剂 33.3%
【解析】(1)N点在丙溶解度曲线的上方,所以t3℃时,N点的丙溶液为饱和溶液。(2)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所以该温度时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甲大于乙。(3)t3℃时,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即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用增加甲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4)t3℃时,M点对应的溶解度为50g,此点甲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0%=33.3%
【题目】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
B | 鉴别和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
C | 鉴别石灰水和溶液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D |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 将Zn和Ag分别放入溶液中 |
【题目】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蛋壳中的CaCO3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
a、蛋壳经过科学检测其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约为82%~85%,含蛋白质质量分数约14-17%。
b、蛋壳膜中蛋白质含量约为90%~93%。
c、Ba(OH)2是一种碱,化学性质与Ca(OH)2相似。
【设计方案】
方案一:用“灼烧法”,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测定。
方案二:用“酸处理法”,将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后再进行吸收转变为碳酸钡进行测量处理。
【进行实验】
方案一:称取12.0 g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16 g。
方案二:用下图所示的连接实验装置,称取12 g蛋壳样品进行实验(假设其他成分均不与HCl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
① 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向B装置中加入蛋壳样品后,先通入一会儿空气;
③ 关闭K1,打开K2,向蛋壳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直到__________为止;
④ 关闭K2,打开K1,再缓缓通入空气一会儿,至装置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⑤ 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__________、烘干后称量其质量;
⑥ 重复上述实验。
【数据处理】
方案一:产生的CO2质量__________g,蛋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方案二:重复3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装置C中沉淀质量(/g) | 19.68 | 19.75 | 19.67 |
方案二:实验测得蛋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Mr(CaCO3):100 Mr(BaCO3):197)
【评价反思】
(1)方案二中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方案一测定值与科学检测的数据有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题目】醋酸镍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含镍废料(含硫化镍、氧化铝等)为原料,制取醋酸镍。
(1)醋酸镍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
A.单质 B.酸 C.混合物 D.盐
(2)将粉碎的含镍废料酸浸时要不断搅拌,粉碎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硫酸和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98t 10%的硫酸能和________________t 氧化铝完全反应。
(4)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温度下对含镍废料进行酸浸。酸浸出率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实验编号 | 温度℃ | 时间min | 浸出率% |
a | 50 | 90 | 85 |
b | 50 | 120 | X |
c | 70 | 90 | 88 |
d | 70 | 120 | 91 |
①表中X的值最有可能的数值是___________(填字母,单选题)
A.84 B.87 C.92 D.93
②实验a和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表中酸浸的最佳温度与时间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min。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①将高锰酸钾和棉花装入装置A的试管中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为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填字母)
(3)某广口瓶上的标签已破损,只剩下“苏打”两个字,某兴趣小组将适量药品装入装置B中,添加稀盐酸,根据装置F中的现象________(请填写实验现象),可确定该气体为CO2,但仍无法确定广口瓶中盛放的药品是苏打,理由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进一步探究该药品的成分(假设药品无其他成分),兴趣小组在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该药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稀盐酸,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 | 锥形瓶内物质 |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 |
名称 | 质量/g | ||
① | 碳酸氢钠 | 1 | V1 |
② | 碳酸钠 | 1 | V2 |
③ | 药品 | X | V3 |
表中x=______;V1______V2=V3(填“>”、“<”或“=”),因此可确定广口瓶盛放的药品是“苏打”碳酸钠。
【题目】某科研小组设计利用稀H2SO4浸取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主要成分为CuO和ZnO,其余成分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的方案。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①H2O2、KMnO4是常见的氧化剂
②各离子开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离子 | 开始沉淀时的pH | 完全沉淀时的pH |
Fe3+ | 1.48 | 3.2 |
Zn2+ | 6.2 | 8.0 |
请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酸浸”步骤中,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通入空气“搅拌”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写出硫酸溶解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1”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1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氧化”的目的是将Fe2+反应生成Fe3+,以便在后续的操作中将溶液中铁元素除去从产品纯度的角度分析,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填“H2O2"或“KMnO4”)。
(4)“除铁”过程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Fe3+沉淀而Zn2+不沉淀,pH应控制在_______范围之间。
(5)某温度下,Fe(OH)3分解得到一种铁、氧质量比为21:8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式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