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木棍碰到浓硫酸后——变黑 B.硫在氧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大量白雾 D.向石蕊试液通入SO2——试液变蓝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小木棍变为黑色,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错误;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错误;D、石蕊试液变为红色,错误。故选A
【题目】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 问题 | 对问题的回答 |
A] |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 |
B | 火焰为什么向上? |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
C |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
D |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 用一根火柴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火柴的变化情况 |
【题目】学习酸碱盐知识后,同学们知道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甲组同学进行右图所示的实验,却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提出问题】未观察到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和假设】
①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
②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合理,其理由是 。
【进行实验】乙组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探究猜想② | 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 碳酸钠溶液浓度/% | 是否浑浊 |
10 | 不浑浊 | ||
5 | 不浑浊 | ||
1 | 浑浊 | ||
0.5 | 浑浊 |
【解释与结论】
(1)补全上述实验操作: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
(2)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乙组实验证明:猜想②不成立,碳酸钠溶液浓度在0.5~10%的范围内,能否出现浑浊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 。
【实验反思】
(1)丙组同学对乙组所做实验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进行探究。设计了多组实验,其中部分同学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丙组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
(2)依据乙、丙两组的实验探究,丁组同学仍使用甲组的仪器和药品对甲组实验进行了改进,当滴入几滴某溶液后,溶液迅速变浑浊。其实验操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