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 ________中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________ |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mL的集气瓶中,燃烧匙中点燃的固体药品的名称是________;
(2)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进入液体的体积约为125mL.
方法2: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mL.
[实验二讨论】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__%.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________(友情提示:请注明是哪种方法).
解:[实验一]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二]方法1:检测氧气含量时,一般用红磷,因没有气体气体生成;氧气在磷燃烧中被消耗,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
故答案为:红磷;氧气在磷燃烧中被消耗,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
方法2:由于二氧化碳能够被氢氧化钠溶液所吸收,因此剩余气体是氧气,排除多少水说明就有多少氧气,即氧气是75毫升,占总体积的一半.
故答案为:O2;50.
[实验二讨论]更准确定的是方法2,由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因此方法1中装置冷却后,进入的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方法2;方法1,装置冷却后,进入的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分析:[实验一]根据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解题.
[实验二]方法1:检测氧气含量时,一般用红磷;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
方法2: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不能吸收氧气;
[实验二讨论]方法1中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集气瓶中,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是测量的结果不准确.
点评:主要考查了氧气、二氧化碳的有关化学性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实验的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二]方法1:检测氧气含量时,一般用红磷,因没有气体气体生成;氧气在磷燃烧中被消耗,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
故答案为:红磷;氧气在磷燃烧中被消耗,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
方法2:由于二氧化碳能够被氢氧化钠溶液所吸收,因此剩余气体是氧气,排除多少水说明就有多少氧气,即氧气是75毫升,占总体积的一半.
故答案为:O2;50.
[实验二讨论]更准确定的是方法2,由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因此方法1中装置冷却后,进入的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方法2;方法1,装置冷却后,进入的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分析:[实验一]根据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解题.
[实验二]方法1:检测氧气含量时,一般用红磷;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
方法2: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不能吸收氧气;
[实验二讨论]方法1中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集气瓶中,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是测量的结果不准确.
点评:主要考查了氧气、二氧化碳的有关化学性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实验的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
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前要对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小明设计了一种方法,请你帮助他完成:打开止水夹,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
______,若导管内水柱上升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 mL的集气瓶中,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
(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 ml.
方法2:用如下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 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 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友情提示:请注明是哪种方法).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
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______中 | ______ | 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 |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前要对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小明设计了一种方法,请你帮助他完成:打开止水夹,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
______,若导管内水柱上升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 mL的集气瓶中,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
(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 ml.
方法2:用如下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 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 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友情提示:请注明是哪种方法).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
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前要对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小明设计了一种方法,请你帮助他完成:打开止水夹,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
______,若导管内水柱上升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 mL的集气瓶中,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
(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 ml.
方法2:用如下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 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 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友情提示:请注明是哪种方法).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
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______中 | ______ | 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 |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前要对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小明设计了一种方法,请你帮助他完成:打开止水夹,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
______,若导管内水柱上升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 mL的集气瓶中,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
(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 ml.
方法2:用如下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 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
(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 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友情提示:请注明是哪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