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食物腐烂 C.金桂飘香 D.尘土飞扬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冰雪熔化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食物腐烂是食物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金桂飘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尘土飞扬是尘土在风力的作用的一种运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题目】(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2月我市一家歌厅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是电线起火,引燃了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造成了定的财产损失。
材料二.氢氧化铝Al(OH)3是一种白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和乙醇。是一种一种无机阻燃剂。当温度达到250℃时,氢氧化铝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和耐高温的氧化铝固体颗粒。利用氢氧化铝的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材料中起到阻燃作用。
(1)请列举出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_________ __。
(2)起火的电线在火灾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3)根据灭火原理分析氢氧化铝作阻燃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氢氧化铝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某兴趣小组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制取铜。该小组对生成的气体提出了质疑,根据碳与氧气反应后产物可能是CO2和CO,联想到碳与氧化铜反应是否有可能会产生CO。基于上述思考,为探究产物中气体的组成,设计如下实验:
Ⅰ.请写出A装置试管中的化学方程式: ⑽ 。
Ⅱ.装置B、D中盛放的足量的试剂名称及作用是 ⑾ 。
Ⅲ.若在 ⑿ 的现象,说明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
Ⅳ.当装置B中的石灰水里不再冒气泡时,反应停止,待A装置中试管冷却后倒出残留的固体物,固体残留物中一定含有铜,可能还含有物质有 ⒀ 。(用化学式表示)
Ⅴ.兴趣小组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应生成CO和 Cu;
原因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可能产生CO的反应: ⒁ 。
【题目】下列物质中存在着氧分子的是
A.空气 B.二氧化碳 C.过氧化氢 D.
【题目】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是由于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氧化汞能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是由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D.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是由于
【题目】生活中接触到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用品,其中的氟、钙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离子
【题目】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的主要贡献是
A.发表元素周期表 B.研究炸药 C.研究空气成分 D.研究原子结构
【题目】含有“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水 B.蒸馏水 C.矿泉水 D.自来水
【题目】某1 L纯牛奶的包装盒上面有如下一些数据(每100 g内):脂肪≥3.3 g、蛋白质≥2.9 g、非脂乳固体≥8.1 g、钾≥145 mg、钙≥115 mg。这里的钾、钙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