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2)B和C装置均可制取O2,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_______
(3)用试管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请在D处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只画试管和导气管)。________
【答案】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解析】
(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B和C装置均可制取O2,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试管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装置图为:
【题目】如图A、B分别是镁元素、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C、D、E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H | He | ||||||
C | ① | ||||||
Al | ② | ③ |
(1)C、D、E中与A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
(2)B与元素周期表中_____(填①或②或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3)D微粒的符号为_____;
(4)元素②的核外有_____个电子层。
【题目】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茗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小茗同学测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反应前注射器气体总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25mL | 22mL |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填“>"、“=”或“<”)21%。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
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_____。
(5)实验中的一些原因或者装置本身可能导致实验失败,请列举一条: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