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同学们在实验室用10%的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溶液配制:用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cm3 )配制50g10%的稀盐酸。具体步骤为:计算、 、混匀、装瓶贴标签,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玻璃棒外还需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
A、托盘天平
B、烧杯
C、漏斗
D、量筒
E、胶头滴管
制取二氧化碳:如图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将石灰石装入试管的操作方法为 ,然后固定装置,制取CO2,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
二氧化碳性质检验:如图B,现象为 ,由此推知,二氧化碳的一条性质是 。
【答案】量取 BDE 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的直立起来 CaCO3+2HCl==CaCl2+H2O+CO2↑ 溶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解析】
试题分析:溶液配制:用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cm3 )配制50g10%的稀盐酸。具体步骤为:计算、称量、混匀、装瓶贴标签,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玻璃棒外还需用到下列仪器中的:烧杯 、量筒、胶头滴管;制取二氧化碳:如图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将石灰石装入试管的操作方法为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的直立起来,然后固定装置,制取CO2,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性质检验:如图B,现象为溶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会和水反应得到碳酸,由此推知,二氧化碳的一条性质是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下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 | 20 | 30 | 40 | 50 | |
溶解度(g/100g水) | KCl | 34.0 | 37.0 | 40.0 | 42.6 |
KNO3 | 31.6 | 45.8 | 63.9 | 85.5 |
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7) (填“增大”或“减小”)。
②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KCl、KNO3二种物质的溶液都析出晶体,该方法是 (8) 。
③ KCl、KNO3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9) 之间(用编号表示)
A.20℃以下 B.20℃~30℃ C.30℃~40℃ D.40℃~50℃
④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 (10) g;40℃时,将70g KCl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 (11) g。
⑤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12) (用编号表示)
⑥实验设计:将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不饱和的氯化钾溶液 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 | (13) | KCl不饱和溶液 变为饱和溶液 |
【题目】深冷法的原理是先将空气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已知:常压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1)分离时,氮气和氧气的状态是 (填序号)。
A | B | C | D | |
氧气 | 液态 | 液态 | 气态 | 气态 |
氮气 | 液态 | 气态 | 液态 | 气态 |
(2)制取得到的氧气可以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