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2O3SiO2,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CuSO45H2OCaCO3,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硫酸需过量的原因是___.

(2)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两种即可)

(3)完成操作1、操作2所需的仪器有___.

(4)由溶液B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浓缩、___、过滤等操作。

(5)请将反应Ⅱ的主要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CO2+CaCl2+2NH3H2O=CaCO3↓+2NH4Cl+H2O,应向CaCl2溶液中先加入(或先通入)___,(选填“CO2”氨水”)原因是___从反应Ⅱ所得CaCO3需经过洗涤这步操作,判断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___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已洗净。

【答案】 使碱式碳酸铜和氧化铁完全反应 硫酸铜 硫酸铁 acfg 加热蒸发 氨水 使二氧化碳吸收完全 硝酸银

【解析】本题考查了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CaCO3的实验流程,要根据已有知识弄清各步操作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解答。

1)碱式碳酸铜和氧化铁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铁,反应Ⅰ硫酸需过量的原因是:使碱式碳酸铜和氧化铁完全反应;

2)硫酸和孔雀石反应后生成了硫酸铜和硫酸铁,所以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铜、硫酸铁;

3)操作1、操作2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操作12是过滤操作,过滤需要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等,故选acfg

4)由滤液A获得CuSO45H2O,需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

5)氨气的溶解度较大,氨水显碱性,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所以应向CaCl2溶液中先加入氨水,原因是:使二氧化碳吸收完全,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洗涤干净后的固体中应无氯离子,所以判断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已洗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蛋壳中的CaCO3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

a、蛋壳经过科学检测其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约为82%~85%,含蛋白质质量分数约14-17%。

b、蛋壳膜中蛋白质含量约为90%~93%。

c、Ba(OH)2是一种碱,化学性质与Ca(OH)2相似。

【设计方案】

方案一:用“灼烧法”,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测定。

方案二:用“酸处理法”,将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后再进行吸收转变为碳酸钡进行测量处理。

【进行实验】

方案一:称取12.0 g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16 g。

方案二:用下图所示的连接实验装置,称取12 g蛋壳样品进行实验(假设其他成分均不与HCl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

① 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向B装置中加入蛋壳样品后,先通入一会儿空气;

③ 关闭K1,打开K2,向蛋壳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直到__________为止;

④ 关闭K2,打开K1,再缓缓通入空气一会儿,至装置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⑤ 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__________、烘干后称量其质量;

⑥ 重复上述实验。

【数据处理】

方案一:产生的CO2质量__________g,蛋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方案二:重复3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装置C中沉淀质量(/g)

19.68

19.75

19.67

方案二:实验测得蛋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Mr(CaCO3):100 Mr(BaCO3):197)

【评价反思】

(1)方案二中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方案一测定值与科学检测的数据有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题目】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的探究。

(1)写出图中标号为a的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

(2)上图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选择其中的_________(填字母)仪器可组装一套制取CO2的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室若需要干燥的氧气,则收集氧气前应先将氧气通过H装置,H装置中的液体d是______,气体通过H时,应从___(填“b”或“c”)端进入。

(4)化学很多实验都与压强有关。

小张同学设计了“喷泉实验”(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少量的水进入烧瓶,打开止水夹,烧瓶中就可以看到红色的喷泉,形成喷泉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小张同学进一步实验,用CO2代替氨气(NH3)做“喷泉实验”,结果现象不明显,未看到预期的“喷泉”,小张把胶头滴管中的水换成了____,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如图所示,将X滴加到Y中,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变化(忽略加入一定体积X导致的液面变化),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

选项

A

B

C

D

X

稀盐酸

稀盐酸

Y

金属镁

生石灰

NaOH固体

硝酸铵固体

液面

变化

a处液面下降

b处液面上升

a处液面下降

b处液面上升

a处液面下降

b处液面上升

b处液面下降

a处液面上升

结论

该反应放热

该反应放热

说明中和

反应放热

硝酸铵溶

于水吸热

【题目】梅老师带领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CaCO3当遇到溶有CO2的水时,会发生反应:CaCO3+CO2+H2O= Ca(HCO3)2,反应生成的Ca(HCO3)2溶解性较大。联想到实验室检验CO2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生成CaCO3。若长时间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呢?如果长时间向碱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又会如何反应?小章和小丽决定用小烧杯盛装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会有什么溶质?

【查阅资料】

(1)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时,NaOHCO2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 2NaHCO3

(3)碳酸氢盐都能溶于水

(4)Na2CO3、NaHCO3的溶液呈碱性、BaCl2呈中性

【提出猜想】

(1)溶质有NaOH、Na2CO3 (2)溶质为Na2CO3

(3)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溶质全部是NaHCO3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小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几滴________试液(填酸碱指示剂)

溶液变红色

该溶液显碱性

②将小烧杯中反应后剩下的溶液进行称量,然后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_________生成

猜想(4)不成立

③取步骤②静置后的上层清液,

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猜想(1)(2)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

(1)小王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①是多余的。你认为该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实验步骤②剩下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发现所得沉淀质量等于步骤②中所称量的溶液质量的十分之一,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验证二氧化碳性质时,如果长时间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呢?请你描述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梅老师引导同学们再次研读教材,发现遇热或压强变小时,Ca(HCO3)2又能反应生成CaCO3,并告诉同学们,干粉灭火器中用NaHCO3灭火的原理与之类似,请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在生活中,NaHCO3还有许多用处,请说出一种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