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数字序号)。
①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②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④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五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2)能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
(3)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红磷的量不足
B.点燃红磷,慢慢深入瓶中
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
D.装置气密性不好
(4)查阅资料:镁+氧气氧化镁;镁+氮气
氮化镁: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请问镁条能否用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填“能”或“不能”),并说出原因是_____。
【答案】③④②①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氧瓶中到1处 B 不能 镁在消耗氧气的同时,也消耗氮气
【解析】
(1)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五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②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①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故填:③④②①。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变小,能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氧瓶中且上升到1处;
(3)
A、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将氧气消耗完全,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B、点燃红磷,慢慢深入瓶中,瓶中有部分氧气未参加反应直接排到瓶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有部分热量被水吸收,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D、装置气密性不好,使装置漏气,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故选:B。
(4)查阅资料:镁+氧气氧化镁;镁+氮气
氮化镁:镁条不能用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原因是:镁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同时,也消耗氮气。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研究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前,小组成员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以代替,因为镁条与氧气反应后不会产生气体
猜想2:不能代替,查阅资料知金属镁很活泼,可能会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
【进行实验】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组装好装置后,打开止水夹,手捂集气瓶,一段时间后,松开手 | 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烧杯中导管末端有一段液柱 |
Ⅱ | 关闭止水夹,点燃镁条,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塞好塞子 | 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生成大量白烟,剩余固体为白色带状物 |
Ⅲ | 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 烧杯中水从导管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2/5 |
【解释与结论】
(1)Mg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步骤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
(3)步骤Ⅱ中,关闭止水夹的目的是_________。
(4)推测猜想2成立的现象证据是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该小组认为,即使步骤Ⅲ中水的体积恰好占集气瓶体积的1/5,也不能说明猜想1成立,理由是_________。
(6)小组中同学对镁条与瓶中气体的反应提出了进一步的猜想:甲同学认为镁条先与O2反应,乙同学认为镁条先与N2反应。为进一步检验他们的猜想,可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镁条,点燃后迅速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待镁条熄灭后,________。
【题目】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1、t2、 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 t1 | t2 | t3 | t4 |
剩余固体质量/g | 2.48 | 2.34 | 2.04 | 2.04 |
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___________g
(2)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