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下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1)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
(2)图中x的数值是_____
(3)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硫离子的符号为_____
【答案】6 8 不同
【解析】
(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电子由里往外依次排布,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填:6;
(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有16=2+x+6,x=8,故填:8;
(3)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化学性质不同;
(4)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2个电子成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硫离子符合为。

【题目】某实验小组对“过氧化钠(Na2O2)是呼吸面具中的供养剂”这一信息感到非常好奇,设计了相关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Na2O2)为什么能做呼吸面具中的供养剂?它与人体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猜想一:过氧化钠能与人呼出的氮气反应生成氧气。
猜想二:过氧化钠能与人呼出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
猜想三: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查阅资料)①CO2+2NaOH═Na2CO3+H2O。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O2、CO2等气体的干燥剂。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图1、图2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验证)
步骤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分析 |
(1) | 如图1所示,缓缓通入一定量的氮气,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______________ | 猜想一不成立。 |
(2) | 如图2所示,缓缓通入气体X(X为_____),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猜想二成立。 装置乙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 |
(3) | 如图2所示,换通入气体X(X为二氧化碳气体),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猜想三成立。 装置乙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能与人体呼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分别反应生成氧气。
(分析与交流)同学们将装置甲中残留的固体取出放在试管里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残留固体中含有碳酸钠。请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