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把一无色溶液倒入另一种无色溶液中,既没有气体放出,又没有沉淀生成,且溶液仍为无色,根据上述现象可判断


  1. A.
    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 B.
    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3. C.
    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4. D.
    既可能发生了物理变化,也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2?泉州模拟)在初三化学实验复习课上,老师提供了三瓶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稀盐酸,另外两瓶没有贴标签,分别是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复习内容一:鉴别两瓶没有贴标签无色溶液
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分别取样于试管a、b两支试管中,再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观察有1支试管中有
气泡
气泡
产生,证明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2)写出试管a或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写一个即可).实验结束后,老师要求同学们把鉴别后所得的溶液倒入盛回收液的A烧杯或B烧杯中.
复习内容二:探究回收液中,影响溶液酸碱性的溶质成分
(3)小明同学取少量A烧杯的回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从而证明A烧杯的回收液呈
性.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A烧杯的回收液中必含有的溶质是
HCl、NaCl
HCl、NaCl

(4)小影同学用玻璃棒蘸取B烧杯中的回收液滴在 pH试纸上,测得pH=9,证明B烧杯中的回收液呈
性.根据实验结果,小影猜想B烧杯回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①氢氧化钠;②碳酸钠;③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可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如下反应:Na2CO3+CaCl2=2NaCl+CaCO3
【查阅资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少量B烧杯中的回收液于试管中,滴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B烧杯中的回收液中含有
碳酸钠
碳酸钠
Ⅱ.①另取少量B烧杯中的回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
CaCl2
CaCl2
溶液.
②过滤,往滤液中滴加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①产生白色沉淀.

酚酞变红色(或无变化)
酚酞变红色(或无变化)
B烧杯中的回收液中
有氢氧化钠(或没有氢氧化钠)
有氢氧化钠(或没有氢氧化钠)
(5)综合上述实验Ⅰ、Ⅱ的结果:你认为小影同学的猜想
③(或②)
③(或②)
是正确的.
【能力提升】
(6)老师把A、B两烧杯中的回收液混合在一起,并测得混合液的pH=4,要求同学们选择下列其中一种试剂,通过加入过量的该试剂,以调节废液的pH=7,你认为他们应选择
C
C
(填标号).
A.Ca(OH)2 B.CaO           C.CaCO3          D.H2SO4
如图所示,烧杯A中盛有10mL浓氨水,烧杯B中盛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无色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到烧杯B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不一,可能作出不同的假设.
请你仔细阅读下表中的示例,然后填写表中空格.
作出假设 实验探究
示例 B烧杯中的溶液要过一会儿才变色,与烧杯A无关. 另配制20mL烧杯B的溶液,静置,观察现象.
1 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其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B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另取B烧杯溶液少许倒入大烧杯中振荡,观察现象.或者另配制B烧杯溶液,将其单独置于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另取B烧杯溶液少许倒入大烧杯中振荡,观察现象.或者另配制B烧杯溶液,将其单独置于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
烧杯A溶液中散发出的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B的溶液中,使烧杯B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烧杯A溶液中散发出的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B的溶液中,使烧杯B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取少量的A烧杯的溶液滴入B烧杯的溶液中,观察现象.
取少量的A烧杯的溶液滴入B烧杯的溶液中,观察现象.
结论:该实验现象说明
分子在不断运动,或者氨分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等
分子在不断运动,或者氨分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