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B

【解析】A、湿衣晾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结成冰,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D、轮胎充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9分)某化学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完了酸、碱、盐后想探究它们之间的性质,他们来到实验室,发现一瓶久置的“碱石灰”(碱石灰的成分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于是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C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龙同学认为溶质是NaOH,小江同学认为溶质是Na2CO3,小美同学认为溶质是NaOH、Na2CO3,你认为溶质是

【过程与评价】:

(1)小江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滤液C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滤液C中溶质是Na2C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小江同学的评价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

(2)小美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滤液C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静置,向上层清夜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滤液C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小美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同学们的实验证明,小江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______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综合对滤液和滤渣成分的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NaOH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③样品中含有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题目】(10分)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洗涤助剂之一。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性质

为探究过碳酸钠的性质,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步结论(或解释)

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固体溶解

过碳酸钠易溶于水,

能与水发生反应。

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

有大量气泡

产生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

木条复燃

序号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过碳酸钠溶于水能生成过氧化氢。

取序号③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

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结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二】过碳酸钠的含量测定

同学们经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装置B盛装氢氧化钠溶液,C盛装澄清石灰水,D盛装浓硫酸,E、F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实验讨论】

(1)①称量装置E的质量;②组装好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③关闭活塞K,打开活塞K1通入氮气;④关闭活塞K、K2,打开活塞K1、K3、K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⑤依次关闭活塞K1、K3、K4,打开活塞K K2,直到反应不再进行;⑥再次称量装置E的质量。

以上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⑤③⑥

C.①②④⑤③⑥ D.②④①⑤③⑥

(2)关闭活塞K、K2,打开活塞K1、K3、K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出装置中原有的空气,此时装置B的作用是

(3)反应完全后关闭活塞K,打开活塞K1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4)同学们称取6.63g含碳酸钠杂质的过碳酸钠样品(不含其他杂质)进行实验,根据实验后E装置增重2.42g,求该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装置F的作用是 ,若不连接装置F,测定的过碳酸钠含量会 (填“偏高”或“偏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