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B.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bac

C.降低温度一定可使不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

D.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析出晶体质量a>b

【答案】B

【解析】

A、没有指明温度,不能确定a的溶解度,故错误;
B、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b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故正确;
C、如果a的质量很小,溶剂的质量很大,降温时溶液也可能达不到饱和,故错误;
D、由于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关系,无法确定将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析出晶体质量关系,故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CO2+2NaOH=Na2CO3+H2O ②浓硫酸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

(知识回顾)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不同的。

(提出猜想)

1)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成分提出如下四种猜想,你认为猜想不合理的有_____(填字母)。

ACCO B只有CO CCOO2的混合气体 D只有CO2

2)小明猜想容器中的气体可能是COCO2的混合气体;小强猜想可能是CO2O2的混合气体。小明和小强均开展了以下实验探究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探究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NaOH溶液的作用 _____________

2)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装置D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小强把小明实验中的氧化铜换成了铜丝网,并去掉E装置验证其猜想。若小强的猜想成立,则装置D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小强应先通入容器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工业上制取烧碱的方法之一是电解食盐水法,在生成烧碱的同时还在两电极上产生两种气体(经检验均不是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某化学小组在化工商店购得某品牌的烧碱样品,准备用于化学实验。当将其配制成溶液时,小刚同学观察包装袋标签发现了问题:根据生产日期,这包烧碱存放时间较长,会不会变质呢?于是对这包烧碱进行如下探究:

(一)这包烧碱含有什么成分?

1)打开后发现样品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粉末,初步判断已经变质,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刚同学猜想:该包烧碱的成分可能是NaOHNa2CO3也可能完全是Na2CO3

3)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完全溶于水,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Na2CO3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_____试液

_____

还含有NaOH

反思1:小红同学在实验完成后提出个人质疑:化学反应中的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所以电解食盐水法制得的烧碱中往往会含有杂质_____(填化学式)。

所以需要进行再探究:另取上述实验①中的上层清液,滴加足量稀硝酸和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说明小红的质疑是正确的。

反思2:小亮认为,小红的实验设计有缺陷,理由是_____

(二)成分含量测定

a.取样品mg放入如图装置中加水完全溶解,后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为m1g

b.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足量稀硝酸溶液,待反应停止再试样称量为m2g

c.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表达式即可,Na2CO3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64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