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操作的不合理性,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用湿润pH 试纸测酸雨的酸碱度,测得pH 偏大
B. 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用量筒量水仰视读数,配得溶液浓度偏小
C. 在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使用直径较大的长导管会导致测得结果偏小
D. 粗盐提纯实验中,完全蒸干蒸发皿中氯化钠溶液的水分,可能导致产率偏高
【答案】D
【解析】
A、用pH试纸测定酸雨水的pH值时,如用水润湿,相当于对酸雨的稀释,故pH变大,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量筒量水仰视读数时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偏大,则配得的溶液的浓度偏小,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使用直径较大的长导管,长导管中会存有较大的水,测量结果将偏小,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粗盐提纯实验中,完全蒸干蒸发皿中氯化钠溶液的水分,可能导致食盐飞溅,产量降低,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里久置于空气中已变质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过氧化钠化学性质很活波,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相关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Ba(NO3)2溶液、NaNO3溶液均为中性溶液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固体为Na2O2、NaOH、Na2CO3
猜想Ⅱ:固体为_____
猜想Ⅲ:固体为NaOH
猜想Ⅳ:固体为Na2CO3
(实验推断)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直至完全溶解。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Ⅰ不成立。 | |
②取少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 Ba(NO3)2溶液。 | 产生_____ | 证明有Na2CO3存在。 | |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 | 溶液变红 | 证明有_____存在。 | |
综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猜想II是成立的。 |
(反思评价)过氧化钠在变质过程中除了资料显示的两个反应外,还发生了其他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认识到过氧化钠(Na2O2)应该_____保存。
【题目】(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探究孔雀石(一种铜矿石)的组成元素。他们取50克孔雀石粉末,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观察到孔雀石分解过程中有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绿色的孔雀石逐渐变为黑色粉末(假设:孔雀石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石灰水吸收)。在此过程中他们测定了五次,相关数据如下表:
测定次数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生成水的质量(g) |
1 | 5 | 0.9 |
2 | 10 | 1.8 |
3 | X | 2.7 |
4 | 20 | 3.6 |
5 | 20 | 3.6 |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孔雀石的元素有 。
(2)表中“X”的值为 g。
(3)实验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