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明等四位同学组成化学研究小组,下图是他们设计的一个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对其优缺点的评价,错误的是( )
A. 所用材料均为家庭废品,有较好的资源利用意识
B. 使用碱石灰(固体NaOH和氧化钙)有利于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C. 要注意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方能使实验成功
D. 将石灰石放入铜丝网,不用时可以拉动铜丝使反应中止,体现使用便利和节约资源的设计思想(注:铜丝与稀盐酸不反应)
【答案】B
【解析】A、从图中不难看出,该实验选用的材料如:饮料瓶、眼药水瓶等都是家庭废品,资源利用意识非常好,正确;B、由于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碱石灰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错误;C、由于是制取气体,必须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正确;
D、由于将石灰石放在了铜网中,不用时可以通过铜网升高石灰石的高度,使反应停止,正确。故选B。
【题目】下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⑴CO,⑵CO2, ⑶ 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 | 反应前质量 | 反应后质量 | 质量差 |
试管+固体混合物 | M1 | M2 | △m1即( M1-M2) |
烧杯+澄清石灰水 | M3 | M4 | △m2即( M4-M3) |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__________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 的关系是:△m1______△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对象 | 反应前质量 | 反应后质量 | 质量差 |
试管+固体混合物 | 69.8g | 65.4g | △m1 |
烧杯+澄清石灰水 | 118.8g | 122.6g | △m2 |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________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题目】(1)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
A.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可防止瓶底炸裂
B.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C.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2)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下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试验。请完成实验报告:(40℃以上白磷就开始燃烧)
实验目的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测定空气中____的 体积分数。 |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 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_____(填整数)的位置上。 |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氧气约占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