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一代代中华儿女用汗水和智慧让歌词中“希望的田野”从梦想走向现实! 40年来的变化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请回答:

(1)“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富含的营养素是①______,该种营养素在人体内经②_______放出能量,为③______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

(2)“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给“禾苗”施加过磷酸钙,可以增强其①____能力,过磷酸钙是②______(填化学式)和CaSO4的混合物。炎热的夏天,农民在耕作时大量出汗,可以喝一些含有③______的饮品。

(3)“西村纺花,东港撒网”,棉花属于①_________材料,“渔网”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下列属于合成纤维优点的两个选项是②_________(填字母)。

A.强度高 B.吸水、透气性好 C.耐化学腐蚀 D.耐高温、不易老化

【答案】 糖类 氧化 机体活动 抗寒、抗旱 Ca(H2PO4)2 无机盐 天然(有机高分子) AC

【解析】(1)小米、高粱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糖类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

(2)过磷酸钙属于磷肥,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过磷酸钙可以看做是Ca(H2PO4)2CaSO4的混合物。炎热的夏天,农民在耕作时大量出汗,会损失大量的无机盐,可以喝一些含有无机盐的饮品;

(3)棉花属于天然材料,合成纤维有强度高耐化学腐蚀等优点,但是吸水、透气性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实验课上,勇往直前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实验活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请你参与:

【实验活动1】同学们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未溶解的粗盐质量为1.5g;

②过滤食盐水;

③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④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为4.0g,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请回答:过滤操作___(选填“能”或“不能”)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当步骤③中观察到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①②③④四个步骤都用到了玻璃棒,它们的作用分别对应下列的_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

a.加速溶解 b.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c.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d.转移固体的工具 e.加速蒸发 f.加速过滤

经计算可知此实验中精盐的产率超过100%,请你分析一点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

【问题与交流】下图是海水提取粗盐过程的一部分,试判断:“?”处代表的应该是______________(选填“蒸发池”或“冷却池”)。

【收集资料】上述过程提纯出的盐不是纯净物。经查阅资料发现,粗盐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假设除上述三种物质外不含其他杂质)。同学们想要设计实验验证这三种杂质是否存在。

【实验活动2】同学们取适量刚才实验得到的精盐样品配成溶液,按照如下流程进行实验(加入药品均为过量,微溶物质均按可溶考虑)。同学们加入的试剂1、2、3的顺序如表所示:

请回答:三位同学中,能验证三种物质存在,试剂加入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同学。

【总结反思】由实验活动2可以总结出:验证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中某种成分是否存在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在学习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时,九年级1班的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如图两个实验,①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缓缓吹气,②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过量稀盐酸,结果都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为此同学们分甲、乙两组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吗?

【做出猜想】猜想一:不能发生反应。

猜想二: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

【查阅资料】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

(1)甲组: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方案一: 向①中得到的液体中滴加某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方案二: 向充满20ml二氧化碳的密闭注射器中注入3ml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如图现象时,说明二者已反应。请你解释说明该方案是否严谨?________

(2)乙组: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乙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②中得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方案二

取②中得到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溶液

无明显现象

【反思与评价】

①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

②乙组同学经过讨论交流后接受了甲组同学的建议,并采用了一种物理方法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有新物质生成,该方法可能是______

【总结与提升】

愉快的探究之旅结束了,留给同学们的不仅仅是化学知识,更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变化,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探究其反应是否发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