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活动课上探究气体的制备.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2)甲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 , 发生装置应选用上图中的装置(填 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时开始收集氧气.
(3)乙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F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 , 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丙同学在实验室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 CaCl2+2NH3↑+2X.X的化学式为: .
②制取并收集NH3 , 应该从如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答案】
(1)长颈漏斗
(2)A;2KMnO4 K2MnO4+MnO2+O2↑;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3)a
(4)H2O;D
【解析】解:(1)标号仪器是长颈漏斗;(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反应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因为开始出来的气体中混有装置内的空气;(3)乙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F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能的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也可能是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 , 使石蕊试液变红;一定不是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显酸性;(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①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2NH4Cl+Ca(OH)2 CaCl2+2NH3↑+2X.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为:H2O;②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因为它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所以答案是:(1)长颈漏斗;(2)A;2KMnO4 K2MnO4+MnO2+O2↑;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3)a;(4)①H2O; ②D.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的相关知识,掌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以及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理解,了解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与灼热的碳反应.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Na2CO3的性质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Ⅰ | 向B瓶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 B瓶中溶液变红 | Na2CO3溶液呈性 |
Ⅱ | 关闭开关K1 , 打开K2 , 并加入一定量稀盐酸 | B中有气泡;C中 | Na2CO3与稀盐酸反应 |
Ⅲ | 关闭开关K2 , 打开K1 | ①B瓶中液体压入A中 |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交流】
①实验后,同学们分析实验Ⅲ中B瓶溶液的溶质为 .
②某同学向B瓶中继续加入稀盐酸,发现A中白色沉淀消失且红色褪去,白色沉淀消失的原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粉 | B.向一定量的稀盐 |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