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中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
(2)资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取一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CO2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答案】 CaCO3+2HCl=CaCl2+H2O+CO2↑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己收集满 小花干燥的一半无变化,湿润的一半变为红色
【解析】(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的条件是不加热,故选固液不加热型装置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己收集满;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小花干燥的一半无变化,湿润的一半变为红色;
【题目】同学们通过学习金属后,对铜的化学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项目一. 同学们将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现表面变黑,他们对黑色物质来源产生了兴趣,铜片表面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1)酒精不充分燃烧产生炭黑(即黑烟);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3)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炭黑难溶于水,且与硫酸不发生反应。
【猜想与假设】
猜想1:黑色固体是炭黑。
猜想2:黑色固体是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氧化铜。
猜想3:黑色固体既有炭黑又有氧化铜。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外焰部位加热。 | 铜片变黑 | (1)猜想1不正确。 (2)黑色固体可能与空气中的 ______ 有关。 |
实验二:取一试管,将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封好胶塞,并加热,观察现象。趁热取下胶塞,观察现象。 | ________ | 猜想2正确 |
实验三: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的附着黑色固体的铜片,投入到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 | ________ | 猜想3不正确 |
项目二. 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铜与盐酸、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但却发现化学老师用铜与硝酸制备出气体去做物理实验。同学们在实验室对铜与稀硝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实验I | |
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 |
铜片逐渐消失, 有无色气泡产生,试管中上部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探究】实验I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硝酸(HNO3)与Cu反应生成硝酸铜和含氮元素的化合物;硝酸铜溶液呈蓝色;
(2)氨气(NH3)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3)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NH3 | NO | NO2 | |
颜色 | 无色 | 无色 | 红棕色 |
气味 | 刺激性 | 刺激性 | |
溶解性 | 极易溶于水 | 难溶于水 | 可溶于水或硝酸 |
【猜想与假设】无色气体可能是:①NH3 ②NO
【进行实验】同学们利用下图装置对产生的无色气体进行检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 | B、C中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 |
2. 将C中导管伸入集气瓶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入一定量稀硝酸,关闭活塞 | A中有无色气泡产生 B中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 C中集气瓶内收集到无色气体 |
3. 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敞口置于空气中 | 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
4. 取少量B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试管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
【解释与结论】
(1)操作1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
(3)无色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