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有如下的实验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装置图中仪器名称:甲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是实验室用来制取和收集一种常见气体的装置图,其中气体发生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写出一种能用发生装置D制备并用装置F收集的常见气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
(3)装置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二氧化碳气体表现出来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_;
(4)在装置E中,将白磷与红磷放在铜片上灼烧,反应出铜具有________性,通过比较铜片上白磷与水中白磷的不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锥形瓶 长颈漏斗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 CaCO3+2HCl=CaCl2+CO2↑+H2O O2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灭火 导热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解析】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
(2)根据发生、收集装置判断适用于那种实验,从而写出方程式,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用D发生装置;
(3)依据实验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并据其性质确定其用途;
(4)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此题。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甲是锥形瓶;
(2)图中气体发生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是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该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适用于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能用发生装置D制备并用装置F收集的常见气体是氧气,即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化学式为:O2;
(3)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可以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据此性质,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灭火;
(4)在装置E中将白磷与红磷放在铜片上灼烧,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通过比较铜片上白磷与水中白磷的不同现象,二者的不同是水中白磷与氧气隔绝不能燃烧,从而可得出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需要有充足的氧气。
【题目】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见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6.0 | 2.2 | 2.6 | 0.7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4.0 | 3.6 | 0.7 |
关于这四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 B. 丁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 D. 甲一定是化合物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浓硫酸废液,小红同学用如下方案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浓硫酸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观察至铁钉表面不在有气泡,各步称量数据如表:
烧杯的质量/g | 18.2g |
烧杯及稀硫酸的质量/g | 33.2g |
铁钉(已用砂纸打磨去掉铁锈)/g | 10.8g |
反应后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 | 43.9g |
(1)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g.
(2)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