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
(2)从乙的溶液中提取乙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
(3)t1℃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20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甲的(填“饱和”或“不饱和”)①_______溶液,该溶液质量为②_______g。
(4)分别将t2℃的甲、乙、两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答案】加水 蒸发结晶 饱和 60 乙、甲、丙
【解析】
(1)将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的方法之一是加水(或降低温度等);
(2)由图可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从乙的溶液中提取乙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20g甲,充分溶解后,能溶解10g甲,所得溶液为甲的饱和溶液,该溶液质量为60g;
(4);分别将t2℃的甲、乙、两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和乙的溶解度变小,得t1℃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降温时,丙的溶解度增大,溶质不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t2℃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但t2℃时丙的溶解度比甲在t1℃时的溶解度小,丙的质量分数小于甲,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A、B、C、D表示4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 A | B | C | D | |
微观示意图 |
(1)从微观角度看,D物质是由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从物质类别看,物质A属于是______。
(3)物质A和物质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结合上述微观示意图,你从微观角度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