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或结论 |
A | 除去氯化钾中的碳酸钾 | 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 |
B | 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 将混合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洗涤、干燥 |
C | 鉴别四种溶液 ①CaCl2②Na2CO3③HCl④NaCl | 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 |
D | 鉴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或结论 |
A | 除去氯化钾中的碳酸钾 | 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稀盐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蒸发,故A正确; |
B | 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 将混合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炭粉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故B正确; |
C | 鉴别四种溶液 ①CaCl2②Na2CO3③HCl④NaCl | 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氯化氢具有刺激性气味,氯化氢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C正确; |
D | 鉴定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不一定有硫酸根离子,氯化银也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故D错误。 |
点睛∶除杂原则⑴杂质尽量除净,⑵在除去一种杂质的同时不应增添新的杂质,⑶在除去杂质的同时,非杂物质不应过多消耗,但质量可以增加。氯化银和硫酸钡均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镁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假设一:与反应初始温度有关;猜想二: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
(实验探究)
用砂纸打磨镁条,进行下列实验。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1)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质量和长度的镁条与相同体积的稀硫酸进行反应,探究过程如下:
反应初温/℃ | 镁的形状 | 稀硫酸的浓度/% | 气体的体积/ml(收集0.5分钟) | |
① | 20 | 镁条 | 5 | 40 |
② | 20 | 镁条 | 10 | 55 |
③ | 30 | 镁条 | 10 | 62 |
(2)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3)实验②和③比较,镁与稀硫酸反应快慢与_________有关。
(4)通过实验①和②比较,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最好选用收集方法_____,除了上述的测量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反思与评价)
(6)实验①结束时测得溶液的温度为30℃,该反应属于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