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4分)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1)A组试管中都产生H2。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

(2)写出B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

(4)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填序号)。

【答案】(1)盐酸易挥发,使得H2中含有HCl气体而不纯

(2)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红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4)D

【解析】

试题分析:A组试管中都产生H2。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盐酸易挥发,使得H2中含有HCl气体而不纯;B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或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C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红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因为氢氧化钠会和酸反应;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D,过程中是其中的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生成了沉淀,没有与酸中的氢离子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7分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请围绕“海洋”这个话题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是我们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

上述一系列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写化学方程式

对于如何在海水制镁过程中沉淀镁离子,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

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石灰乳

丙:向晒盐后的卤水既母液中,加入石灰乳。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 的设想最为经济合理选填“甲”、“乙”或“丙”

2关于海水“制碱”中得到的“碱”的成分,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为确定这个“碱”是氢氧化钠还是碳酸钠,甲、乙同学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甲同学向“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观察到酚酞变红,于是认为“碱”是氢氧化钠。

乙同学向“碱”溶液中加入硝酸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于是认为“碱”是碳酸钠。

你同意 填“甲”或“乙”同学的观点,请指出另一个同学实验的不合理之处

3从海水晒盐留下的“苦卤”中加工得到不纯的硫酸镁晶体,其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T1℃时,等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硫酸镁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氯化钠的质量。

T2℃时,向50g水中加入50g硫酸镁,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③要除去少量的氯化钠,得到较纯净的硫酸镁,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A”、“B”或“C”

A.过滤

B.蒸干水分

C.将T2℃硫酸镁的饱和溶液升温,析出晶体后过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