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是光合作用的气体产物,C是最常用的溶剂,D是黑色粉末,E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
(2)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时的验满方法是_____。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F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_____。
【答案】H2O2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Ca(OH)2+CuSO4=Cu(OH)2↓+CaSO4 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1)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是光合作用的气体产物,所以B是氧气,C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是水,D是黑色粉末,E溶液呈蓝色,所以E可以是硫酸铜,A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水转化成的F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F是氢氧化钙,氧气生成的D会转化成硫酸铜,所以D是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是H2O2;
(2)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时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3)E和F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a(OH)2+CuSO4=Cu(OH)2↓+CaSO4;
(4)F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是:改良酸性土壤。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如下实验:(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实验 | 1 | 2 | 3 | 4 |
加入样品的质量(g) | 5 | 10 | 15 | 20 |
生成CO2的质量(g) | 1.76 | 3.52 | 4.4 | 4.4 |
(1)计算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
(2)计算出实验所用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___.
【题目】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表:
物质 | Na2CO3 | NaHCO3 | Ca(OH)2 | Ba(OH)2 |
溶解度/g | 21.5 | 9.6 | 0.165 | 3.89 |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___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中,AB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
(反思感悟)
(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_____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