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B.5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答案】A
【解析】A、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提纯A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A正确;
B、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所以5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33.3%,故B错;
C、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故C错;
D、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和B降温后溶解度变小,会析出晶体,溶液仍然饱和,由于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B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A溶液的质量分数,C物质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为20℃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50℃时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物质溶质质量分数,所以降温后B>A>C,故D错.故选A.
【题目】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5.5g研碎的石灰石粉末,进行四次高温加热 (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序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剩余固体质量/g | 4.2 | 3.9 | 3.3 | 3.3 |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 g;
(2)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题目】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塞上瓶塞,于是他和他的同学一起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展开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①氢氧化钠没有变质;②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③该氢氧化钠 .
【设计实验】取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解释 |
(1)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猜想 不成立 |
(2)另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 产生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猜想 成立 |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因此,氢氧化钠应 保存.
【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小明称取18.6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稀盐酸100g,反应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4.2g.试计算:
(1)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2)该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即变质的氢氧化钠占变质前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