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物质或用品均为生活中常见。
(1)常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由于食物的腐烂变质,造成很大的浪费。
食品脱水可起到防腐保藏作用,如将蔬菜蒸干,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间隔___(填“增大”或“减小”).苯甲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化学式为C6H5CO2Na,它是由___种元素组成。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___.
(3)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施用化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滥用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能用做钾肥的是___(填序号).
A.K2SO4B.CO(NH2)2C.NH4NO3D.Ca(H2PO4)2
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日趋枯竭,迫切开发新能源,如氢能、___等。
(4)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
汽车电路中的导线一般是用铜做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性;汽车如果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对空气的污染会减小,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车体的主要材料为钢,是一种铁的合金,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炼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 C AD 增大 4 铁生锈时消耗水和氧气 A 太阳能等(合理即可) 导电 CH4 3CO+ Fe2O32Fe + 3CO2
【解析】(1)A、涤纶服装是用涤纶制成的,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正确;B、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C、食盐属于无机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常用作调味品,错误;D、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正确。常用作调味品的是食盐,所以答案是C;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涤纶服装、塑料水杯故选AD;
(2)苯甲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化学式为C6H5CO2Na,它是由4种元素组成。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生锈时消耗水和氧气;
(3)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NH4NO3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A;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等;
(4)汽车电路中的导线一般是用铜做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炼铁的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李红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人试管A 、B 中,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l 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___________色。
(2)实验2中,若B 盛装的是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墓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反应。
(3)实验3中,李红同学向两支试管吹气,A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中无现象,为了探究吹气后B 中溶质的成分,李红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 :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2 :溶质只有碳酸钠
猜想3 :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实验和结论: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B 中少量溶液,加人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几滴酚酞试液。 |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呈现红色 | 猜想3成立 |
反思与评价:
老师评价李红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必须要换试剂,将______溶液换成________溶液。
【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Na2SO4与NaOH;猜想二:可能只是Na2SO4;猜想三:可能是_________。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 _________ | 猜想一不正确 |
(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 ____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
【反思与拓展】
(1)探究猜想三成立,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氧化铜 D.氢氧化铜
(2)甲、乙两位同学准备测定反应后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
①甲同学取50g该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右图所示,求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②试写出A点溶液中的溶质_________。
③乙同学改用BaCl2溶液代替NaOH溶液,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来确定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你认为结果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