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使用酒精灯给装液体的试管加热时,正确的操作是
A.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加热 D.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正中部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
B.图2中d点所示溶液中所含微粒有Na+、SO42-、H+、H2O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2SO4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5)本实验中需要准备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250g,若用98%的浓硫酸来配制,需要浓硫酸____克,需加水_____mL(水的密度为1g/mL)。
“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
B. 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 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其原因是单质和化合物内部都存在有一种能量,即化学能。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储存与转化。过程如下:
在反应Ⅰ、Ⅱ、Ⅲ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得以循环利用。如反应Ⅱ是反应Ⅰ生成的SO2、H2O及反应Ⅲ生成的SO2发生反应生成H2SO4和S。
(1)在这一方案中,太阳能以_______能的形式储存下来。
(2)反应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反应Ⅲ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掉的铁丝的质量大,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D.冰融化成水后,前后质量相等,说明这个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运输下列物品的车辆应贴上如图所示标志的是
A.汽油 B.白磷 C.天然气 D.高锰酸钾
实验室有一瓶白色固体,可能由Ba(NO3)2、NaCl、Na2CO3、Na2SO4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初步探究)(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____,一定没有____。写出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全部溶解,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溶液M中的溶质一定有NaNO3,一定没有______。
(再次探究)为确定原固体的成分,需对溶液M中的溶质进行进一步确认。
(提出猜想)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该小组提出如下四个猜想:
猜想I:NaNO3猜想II:NaNO3、Na2CO3
猜想III:NaNO3、NaCl 猜想IV:NaNO3、Na2CO3、NaCl
(实验与结论)
(3)取适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若有_____产生,则猜想I、III均不成立。
(4)取上述⑶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____(填序号)成立。
(反思与评价)⑸若其它物质的存在对所检验的物质有干扰时,先将干扰物质转化,再选择加入____(填“少量”或“适量”)的试剂,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下列对于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可用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
某碳酸钠(Na2CO3)样品含有少量的硫酸钠(Na2SO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没有残留不溶物,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07.6g。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