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要实现“化学让生活更美好”,必须保护环境,但导绿色生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皋有文化遗产“元宵花灯”和“提线木偶”等等。元宵花灯采用塑料亚克力(PMMA)制作,具有经久耐用的特点,PMMA属于_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提线木偶装饰材料有蚕丝和棉花等,鉴别蛋丝和棉花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气是一种无污染的燃料,研究发现:利用硫-----碘循环可分解水制氢气。其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反应条件已略):Ⅰ、SO2+2H2O+I2=H2SO4+2HI;Ⅱ、2HI=H2↑+I2,Ⅲ、2H2SO4=2SO2↑+O2↑+2H2O
请回答:循环分解水的过程中产生O2和H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酸雨也是环境问题之一。
①酸雨的pH值________(填“>”、“<”或者“=”)5.6
②若A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通过下列反应得到A:4FeS2+11O2=2Fe2O3+8A在空气中,A发生以下系列转化,最终形成酸雨:转化“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如图是利用缺铁性氧化物〔Fe(1-y)O〕进行CO2再资源化研究的示意图。
①反应Ⅰ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了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②上图所示两个转化过程均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如该研究成熟并广泛应用,能改善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
【答案】 合成 灼烧,闻气味 8:1 < 2SO2+O22SO3 降低 化学 温室效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材料的识别和检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等
(1) PMMA是一种塑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不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鉴别蛋丝和棉花的方法是灼烧,闻气味;
(2)由循环分解水的反应可知,生成的O2和H2的关系是O2~2H2,则生成的O2和H2的质量比是8:1;
(3) ①酸雨的pH值<5.6;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不变各种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A是SO2;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所以B得化学式是SO3。转化“A→B"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
(4) ①反应①中缺铁性氧化物[Fe(1-y)O]夺取了二氧化碳中的氧,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提高了,降低了铁的质量分数;
②上图所示两个转化过程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如该研究成熟并广泛应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能改善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在鲁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探究实验,他们将剪断的火柴头置于酒精灯灯芯上,点燃酒精灯,意外的发现灯芯上的火柴头居然没烧着!这是什么原因呢?请你随他们一起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1:灯芯与焰心交界处温度低于火柴头的着火点。猜想2:灯芯与焰心交界处氧气浓度太低,不支持火柴头的燃烧。猜想3:两者均是影响因素。
【查阅资料】①火柴头主要由KClO3、MnO2、易燃物及粘合剂等组成,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得火柴头的着火点约是303.4℃。②火柴头在氧气浓度为12.2%的气体中不能燃烧。
【实验验证1】为了验证猜想1,小明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定酒精灯灯芯和焰心交界处的温度(如图),得到的数据如下:
测量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温度/℃ | 236 | 243 | 240 |
(1)小明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仅由上表可知,灯芯上火柴头未烧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火柴头擦燃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资料提供物质)_______________,联想到火柴燃烧时出现的白烟,小明推测白烟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2】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用注射器抽取酒精灯灯芯和焰心交界处的气体,并利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氧气的体积分数,数据如表。
测量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平均值 |
氧气的浓度/% | 5.93 | 5.29 | 6.53 | 5.92 |
(4)根据实验1、2探究内容,可知猜想______________正确。
(5)小红测出的几组氧气浓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如图是小组同学将火柴头置于装有空气的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并用氧气传感器在容器项端测量整个过程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那么在_______________(填“A、B、C、D”)点时火柴头熄灭;
请你根据所学推理并解释曲线A8段、BC段、CD段氧气浓度变化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