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析:A、根据C、CO和CO2的性质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分析;
C、根据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分析;
C、根据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和性质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解答:解:A、C、CO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CO2不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故A说法不正确;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与石蕊溶液不反应.故B说法正确;
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相同.故C说法不正确;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与石蕊溶液不反应.故B说法正确;
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相同.故C说法不正确;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比较全面,可根据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性质进行判断.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加热碳粉(过量)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得铜粉样品后,再用下图装置对得的样品进行实验.图中铁加台等装置已略去.
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12/89/7b3dbeb3.png)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用品:
仪器: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硬质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灯、洗气瓶等
药品:红褐色铜粉(含炭)样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碱石灰、浓硫酸
(三)实验内容
(四)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五)问题和讨论:
实验完成后,教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所得的结果也会有误差.经过讨论,有同学提出在B与C之间增加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为正确的结果. 原实验所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可能是 ,在B与C之间增加的装置和其中盛放的药品可以是 .
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12/89/7b3dbeb3.png)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用品:
仪器: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硬质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灯、洗气瓶等
药品:红褐色铜粉(含炭)样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碱石灰、浓硫酸
(三)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有关化学方程式 |
在C中加入样品Wg,D中装入药品后称量为m1g.连接好仪器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 ||
打开A的活塞,慢慢滴加溶液 | ||
对C进行加热,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关闭A的活塞,停止加热 | ||
冷却后,称量D的质量为m2g |
(五)问题和讨论:
实验完成后,教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所得的结果也会有误差.经过讨论,有同学提出在B与C之间增加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为正确的结果. 原实验所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