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加热到2.5分钟时是否完全反应?___(填“是”或“否”)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精确到0.1%)
【答案】是 0.96g 81.7%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氧气,所以可以求算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氯酸钾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1)由于在时间为2.5分钟时质量不再改变,所以该反应已经完全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为:3.0g﹣2.04g=0.96g;
(3)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x=2.45g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81.7%。
答:(1)加热到2.5分钟时完全反应;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0.96g;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81.7%。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_________性。
【题目】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初中化学常见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1)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可能是Ca(OH)2或①________(写化学式)。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②_______ | ③_________ | M溶液中的溶质是Ca(OH)2 |
(2)探究二:碳酸钠溶液和M溶液反应过滤后,所得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1: NaOH和Na2CO3
猜想2:④_______
猜想3 :NaOH
(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1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 没有气体产生 | 猜想1不成立 |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结论进行评价⑤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 取少量滤液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 | ⑥________ | 猜想3成立 |
步骤二:⑦____________ | 溶液中无白色沉淀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