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7?白下区二模)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分析:水通电分解,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负极产生能燃烧的氢气,两气体体积比为1:2;通过水的电解,可得到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
解答:解:A、甲试管与电源负极相连,得到的气体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而不能支持燃烧.描述错误,故不选A;
B、甲、乙两试管分别与电源负极、正极相连,得到的气体依次为氢气、氧气,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而非质量比.描述错误,故不选B;
C、甲、乙两试管分别与电源负极、正极相连,得到的气体依次为氢气、氧气,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描述是正确的,故应选C;
D、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因此,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描述正确,故应选D;
故选CD.
点评: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时,电源正极得到的是氧气,电源负极得到的是氢气,两气体体积比为1:2.
解答:解:A、甲试管与电源负极相连,得到的气体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而不能支持燃烧.描述错误,故不选A;
B、甲、乙两试管分别与电源负极、正极相连,得到的气体依次为氢气、氧气,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而非质量比.描述错误,故不选B;
C、甲、乙两试管分别与电源负极、正极相连,得到的气体依次为氢气、氧气,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描述是正确的,故应选C;
D、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因此,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描述正确,故应选D;
故选CD.
点评: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时,电源正极得到的是氧气,电源负极得到的是氢气,两气体体积比为1: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7?白下区二模)(1)根据下表要求,把水污染情况及防治建议填写在表中.
(2)水既是一种重要的反应物,也是许多化学反应中的生成物.如:化合反应 H2O+CaO=Ca(OH)2.请按照要求写出符合下列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分解反应(水是反应物)______ 2H2↑+O2↑
污染分类 | 污染现象 | 污染源 | 防止建议 |
生活污染 | ______ | 垃圾、生活废弃物等 | ______ |
工业污染 | 流淌黄色液体 | 化工厂废水 | 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
农业污染 | ______ | 农药流入湖中 | ______ |
分解反应(水是反应物)______ 2H2↑+O2↑
(2007?白下区二模)实验小组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
请回答: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______,这是为了防止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3)猜想和验证:
请回答: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______,这是为了防止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 验证方法 | 现象 | 结论 |
猜想Ⅰ:固体A中含CaCO3、MgCO3. |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 | 固体全部溶解,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猜想Ⅰ成立 |
猜想Ⅱ: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 | 取少量NaCl晶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使之全部溶解,滴入足量的___________溶液,再滴入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猜想Ⅱ成立 |
(2007?白下区二模)实验小组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
请回答: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______,这是为了防止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3)猜想和验证:
请回答: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______,这是为了防止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 验证方法 | 现象 | 结论 |
猜想Ⅰ:固体A中含CaCO3、MgCO3. |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试管口. | 固体全部溶解,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猜想Ⅰ成立 |
猜想Ⅱ: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 | 取少量NaCl晶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使之全部溶解,滴入足量的___________溶液,再滴入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猜想Ⅱ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