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明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B 段表示铝与盐酸反应
B. CD 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C. C 点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 D 点
D. D 点处反应刚好结束
【答案】B
【解析】
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生产,所以压强不变;当氧化铝反应完,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压强增大;
A、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即AB段表示氧化铝与盐酸反应,故错误;
B、由于铝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完全反应以后,随着冷却气压会降低,故正确;
C、C点铝已经完全反应,之后氢气不再增加,故C点生成的氢气质量等于D点,故错误;
D、C点压强最大,产生氢气最多,此时铝已经和盐酸完全反应,C点处反应刚好结束,故错误;
故选: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常作燃料。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8g甲烷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______?
(2)某实验测得甲烷不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烷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X |
反应前质量/g | 6.4 | 22.4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8.8 | 14.4 | a |
①表中a的值为______;②X的化学式为______。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已设法在玻璃管及试管中充满二氧化碳。
(1)完成实验,填好表格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缓缓通入 CO2,点燃A 处酒精喷灯加 热一段时间。 | 木炭粉减少,D 中有气泡、石灰水变浑浊且_____。 |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点燃B 处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 | B 处玻璃管内固体变红。 | 说明一氧化碳具有_____。 |
(2)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
(3)小明同学又将木炭与氧化铜混合加热得到红色固体,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Cu 和 Cu2O 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H2SO4=Cu+CuSO4+H2O。
(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Ⅰ.Cu Ⅱ.Cu2O Ⅲ._____。
(进行实验)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灼烧后的红色固体 2.88g 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 ______ | 红色固体一定有 Cu2O |
注意:若答对以下题目奖励 4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 分。
(思考与分析)小林同学认为猜想Ⅱ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结论,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若用 a 表示该数据,则 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可以得出猜想Ⅲ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