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在课外活动中,小帅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小帅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没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和课本实验同样结论.【信息提示】:①氨气溶于水呈碱性,
②酚酞溶液遇到碱性物质变成红色,
③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探究与结论】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______.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
(2)和课本实验比较,小帅同学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
①______; ②______.
【思维拓展】小松同学受到小帅同学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______,不同变化是______,
小月同学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二氧化碳性质依序是______、______.
(2)小惠同学认为图3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小惠同学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松同学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是:______.
【答案】分析:实验探究和结论:(1)通过图示可知,浓氨水通过分子运动可到酚酞溶液中,再根据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即可作答;
(2)用图2所示的装置,本身装置是密闭的实验装置,再加上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作用,使反应速度快;
思维拓展:(1)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解答;
(2)结合实验装置图,只要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接触,然后再让它和燃着的蜡烛接触即可.
解答:解:实验探究和结论:(1)通过图示可知,浓氨水通过分子运动可到酚酞溶液中,因为氨水呈碱性,所以它能使酚酞变为红色;
故答案是:变红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图2的装置:装置的本身是密闭的实验装置,再加上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作用,促使反应速度快;
故答案是:反应速度快;降低了氨气对空气的污染;
思维拓展:(1)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故答案为:变红色;下面的试纸先变红,然后上面的试纸才变红色;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2)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并且不支持燃烧,所以只要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接触,让它和燃着的蜡烛接触即可;
故答案为:在支管口接上导管,通入一个放有燃烧蜡烛的烧杯、在大试管内装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点评:虽然氨气是碱性气体,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但它们本身不会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到酸碱指示剂中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氨气与二氧化碳分别与水反应生成氨水和碳酸,氨水和碳酸分别显碱性和酸性.
(2)用图2所示的装置,本身装置是密闭的实验装置,再加上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作用,使反应速度快;
思维拓展:(1)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解答;
(2)结合实验装置图,只要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接触,然后再让它和燃着的蜡烛接触即可.
解答:解:实验探究和结论:(1)通过图示可知,浓氨水通过分子运动可到酚酞溶液中,因为氨水呈碱性,所以它能使酚酞变为红色;
故答案是:变红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图2的装置:装置的本身是密闭的实验装置,再加上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作用,促使反应速度快;
故答案是:反应速度快;降低了氨气对空气的污染;
思维拓展:(1)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故答案为:变红色;下面的试纸先变红,然后上面的试纸才变红色;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能和水反应生成酸;
(2)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并且不支持燃烧,所以只要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接触,让它和燃着的蜡烛接触即可;
故答案为:在支管口接上导管,通入一个放有燃烧蜡烛的烧杯、在大试管内装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点评:虽然氨气是碱性气体,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但它们本身不会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到酸碱指示剂中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氨气与二氧化碳分别与水反应生成氨水和碳酸,氨水和碳酸分别显碱性和酸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