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20℃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甲
C.t2℃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w(甲)>W(乙)
D.当甲中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答案】B
【解析】
A、由图可知,在20°C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选项正确。
B、据图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故将t1 °C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C,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乙,选项错误。
C、t2 °C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恰好饱和, t2 °C时甲溶解度大于乙溶解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w(甲) > W (乙),选项正确。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明显,故当甲中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选项正确。
故选:B。
【题目】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三种金属——铝、铁、铜,其中一块铜片生锈了,表面附有部分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他们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_(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①铝片浸入稀硫酸中;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③铝片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3)他们用加热的方法除去铜绿,加热时却发现铜片表面全部变黑。经查阅资料知道:①铜绿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②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炭黑 ③炭黑与稀硫酸不反应。
a、他们提出猜想:该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氧化铜和_________的混合物。
b、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用于检验黑色物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微热 | 铜片表面黑色固体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______色。 | 此黑色固体是____(填化学式) |
【题目】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1)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和Ca(OH)2. |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 | 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Fe,一定不含Fe2O3 |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 ____ |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
(实验质疑)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2)
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乙、丙同学实验中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_____,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该物质是_____。
(3)乙、丙同学又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1.0g,滤渣C的质量为1.0g。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