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钡、硫酸钡和碳酸钠。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粉末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室仅提供了稀盐酸、Na2SO4溶液、蒸馏水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答案】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分别取少量三种粉末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

一支试管粉末溶解,形成溶液,该粉末为碳酸钠,另两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分别往剩下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钡,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钡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酸碱盐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分别取少量三种粉末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

一支试管粉末溶解,形成溶液,该粉末为碳酸钠,另两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分别往剩下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钡,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小明发现家中一枚戒指生满了铜绿,他和同学利用这枚戒指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

真金在空气中不会生锈,生满铜绿的“金戒指”材质为铜锌合金;

铜长期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 。据上述资料可推知,碱式碳酸铜由 种元素组成。

[实验探究]

将该枚生满铜绿的戒指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绿色。

(1)小明认为:气体中除了含有CO2外,还可能含有的气体是 。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小华认为蓝绿色溶液中除含有氯化锌外,还应该含有 。他取适量上述蓝绿色溶液,加入光亮的铁片,观察到了现象:① ,② ,从而证实了自己的观点。

(3)小娟取适量新制的FeCl2溶液,加入锌粒,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合小华的实验可推知: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4)小明想进一步探究“金戒指”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取一枚同材质的“金戒指”,称得质量为3.8g。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金戒指”经浓硝酸氧化、碱化等步骤处理后,最终得到纯净的氧化铜,称得质量仍然为3.8g(实验过程中铜元素损失忽略不计)。则“金戒指”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题目】(12分)从楚王陵中出土的铁器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炒钢技术,说明中国早在公元前2 世纪就掌握了炒钢技术。炒钢是一种冶炼技术,冶炼时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靠鼓风或加进精矿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好象炒菜一样,因而得名。

(1)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 (填“高”或“低”),炼得的钢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并不断搅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液态生铁中鼓风(通入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液态生铁中加进精矿粉(以赤铁矿为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波尔多液是果树生产上经常使用的一种农药,它是用胆矾、生石灰和水混合制得的,在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生成了新的物质。在上述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下同) ,产生的新微粒是

(5)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 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工人师傅在焊接钢铁制品时,通常先用稀盐酸清洗钢铁制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表示): ;而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却不易被腐蚀,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