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小组同学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制得二氧化碳的体积。广口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___(选填序号)。
A 结果偏大 B 没有影响 C 结果偏小
【答案】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B
【解析】
(1)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制得二氧化碳的体积。广口瓶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由于进入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等于排出水的体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没有影响。故选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 | 脂肪/g | 淀粉/g | 钙/mg | 磷/mg | 维生素C/mg |
1.5-2.3 | 0.4-0.94 | 17.5-28.0 | 11-60 | 15-68 | 20-40 |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钙”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1可知:60min内,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 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B 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 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 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 D 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题目】为测定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将12.5 g赤铁矿粉加到烧杯中,并把100 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其中(赤铁矿中的其它成分既不溶于水又不和稀硫酸发生反应),每次加入稀硫酸并充分反应后的相关数据如下表。请计算:
实验次数 | 一 | 二 | 三 | 四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20.0 | 20.0 | 20.0 | 20.0 |
剩余固体质量/g | 8.5 | 4.5 | 2.5 | 2.5 |
(1)实验所用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
(2)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
【题目】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混合物(Na2CO3 与NaOH混合)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了20g样品配成溶液,然后逐渐加入一定量质量分数为20.8%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在此过程中他进行了三次数据测定,结果如下表:
测定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加入BaCl2溶液的质量/g | 60 | 120 | 15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11.82 | 19.7 | 19.7 |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
(2)求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