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锥形瓶内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如图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H2O2 MnO2 2H2O + O2 ↑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AD
【解析】(1)装置B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 MnO2 2H2O + O2 ↑;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向锥形瓶中添加过氧化氢,为了防止生成的氧气直接从长颈漏斗跑掉,故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没入液面;
(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故选固固加热型装置A、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选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组合装置为AD;
【题目】小明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并检验生成了碳酸盐。
25℃时,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 | NaOH | Na2CO3 |
溶解度/g | 17.3 | <0.01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乙醇不参与反应)。
[步骤1]打开K1,关闭K2,从a口通入二氧化碳,看到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产生大量沉淀,停止通二氧化碳;
[步骤2]从a口通入氮气,直至排净装置中的二氧化碳;
[步骤3]关闭K1,打开K2,向甲装置的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
(1)步骤1装置甲的试管中能看到沉淀的原因是______。
(2)步骤2中,排净装置甲中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3乙中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题目】甲、乙、丙、X、Y、Z六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右图中箭头所示的转化。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选项 | 甲 | X |
A | O2 | H2O |
B | CO2 | CaCO3 |
C | Fe | Fe3O4 |
D | NaOH | NaNO3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