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对下列实验中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1. A.
    用高温煅烧的方法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
  2. B.
    检验H2中少量的CO2可以通过足量的石灰水
  3. C.
    向混有少量CuSO4的FeSO4溶液加入足量的铁粉可以除去其中的CuSO4
  4. D.
    检验CO2中是否含有少量CO,先通过灼热的CuO,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
D
分析:A、根据碳酸钙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
解答:A、混合物高温后碳酸钙会发生分解,最后就只剩氧化钙了,故A正确;
B、混合气通过澄清石灰水后,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故B正确;
C、混合物中加入铁后,会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最后就只剩硫酸亚铁了,故C正确;
D、混合气通过氧化铜后,只要黑色的粉末变成红色,就证明存在一氧化碳,不用通过石灰水,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十分之一.

(1)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他将一个干净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如图一),定期观察并记录现象.图一中最先锈蚀的部位
B
B
(填写A、B或C);举出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具体方法
刷油漆
刷油漆

(2)根据图二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一点物理性质
导电性或导热性(或延展性)
导电性或导热性(或延展性)

(3)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铝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铝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4)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利用的年代不同,决定这一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A
A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5)用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AB

A.曲线a、b分别表示镁、铝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镁恰好完全反应,铝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镁、铝也恰好完全反应   D.镁、铝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6)联想到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他们在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实验如图四所示
①A、B处发生的现象分别是A
固体由红变黑
固体由红变黑
、B
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

②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不需要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气体会一直通到装置冷却,不会发生倒吸
气体会一直通到装置冷却,不会发生倒吸

反应时间 t0 t1 t2 t3
烧杯和药品的质量/g 166.5 166.3 166.1 166.1
(7)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准确称取了11.5克生铁样品,放入装有100.0g稀硫酸(足量)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为55.0g).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
记录如表.求:①反应中产生氢气
0.4克
0.4克
克;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同学们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以及“支持燃烧的气体一般是氧气”这两句话产生了质疑.在老师的帮助下,用金属钠来探究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1.金属钠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2.金属钠能否在其他气体(如:CO2)中燃烧?
[查阅资料]金属Na性质活泼,常温下,它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探究]实验一: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的物质析出;
③按照步骤②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待反应结束后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实验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
钠易与氧气反应变质
钠易与氧气反应变质

(2)根据上述资料写出钠块投入水中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2Na+2H2O═2NaOH+H2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总的反应方程式:
2Na+2H2O+CuSO4=H2↑+Cu(OH)2↓+Na2SO4
2Na+2H2O+CuSO4=H2↑+Cu(OH)2↓+Na2SO4
.氢氧化铜受热分解成氧化铜和水,若将24.0g剩余固体继续高温加热,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2.4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CuO
  △  
.
 
2Cu2O+O2
4CuO
  △  
.
 
2Cu2O+O2

(3)实验二中生成的黑色颗粒是
C
C
,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
①同学们围绕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产生如下猜想:甲认为白色物质是Na2O,乙认为是Na2CO3,丙认为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丁认为是NaOH.
我认为认为丁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

②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再探究,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Na2O.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
碳酸钠
碳酸钠

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
B
B
溶液(供选试剂:A.石灰水B.氯化钙溶液 C.硫酸铜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则
(在甲、乙、丙中选)的猜想成立.
③评价与反思:大家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也是碱性的
碳酸钠溶液也是碱性的

实验室中的金属钠着火时,你的灭火方法是
用黄沙掩埋
用黄沙掩埋

[拓展应用]小明同学为测定实验过程中所用的标示质量分数为32%的盐酸 (图1)的实际质量分数,他与小组的其他同学用pH测定仪组成实验装置(图2).实验时先在烧杯中加入20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人该盐酸,测定仪打印出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关系图(图3).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
HCl+NaOH=NaCl+H2O
_.
②请以此次测定的结果,可计算出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是
29.2%
29.2%

③请分析你的计算结果与标签标示的质量分数不一致的可能原因: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长期放置质量分数减小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长期放置质量分数减小

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十分之一.

(1)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他将一个干净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如图一),定期观察并记录现象.图一中最先锈蚀的部位______(填写A、B或C);举出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具体方法______;
(2)根据图二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
(3)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
(4)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利用的年代不同,决定这一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5)用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曲线a、b分别表示镁、铝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镁恰好完全反应,铝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镁、铝也恰好完全反应  D.镁、铝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6)联想到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他们在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实验如图四所示
①A、B处发生的现象分别是A______、B______;
②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_____.
反应时间t0t1t2t3
烧杯和药品的质量/g166.5166.3166.1166.1
(7)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准确称取了11.5克生铁样品,放入装有100.0g稀硫酸(足量)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为55.0g).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
记录如表.求:①反应中产生氢气______克;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十分之一.

(1)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他将一个干净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如图一),定期观察并记录现象.图一中最先锈蚀的部位______(填写A、B或C);举出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具体方法______;
(2)根据图二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
(3)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
(4)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利用的年代不同,决定这一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5)用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曲线a、b分别表示镁、铝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镁恰好完全反应,铝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镁、铝也恰好完全反应   D.镁、铝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6)联想到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他们在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实验如图四所示
①A、B处发生的现象分别是A______、B______;
②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_____.
反应时间tt1t2t3
烧杯和药品的质量/g166.5166.3166.1166.1
(7)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准确称取了11.5克生铁样品,放入装有100.0g稀硫酸(足量)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为55.0g).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
记录如表.求:①反应中产生氢气______克;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十分之一.

(1)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他将一个干净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如图一),定期观察并记录现象.图一中最先锈蚀的部位______(填写A、B或C);举出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具体方法______;
(2)根据图二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
(3)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
(4)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利用的年代不同,决定这一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延展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5)用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曲线a、b分别表示镁、铝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镁恰好完全反应,铝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镁、铝也恰好完全反应   D.镁、铝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6)联想到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他们在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实验如图四所示
①A、B处发生的现象分别是A______、B______;
②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______.
反应时间tt1t2t3
烧杯和药品的质量/g166.5166.3166.1166.1
(7)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准确称取了11.5克生铁样品,放入装有100.0g稀硫酸(足量)的烧杯中(烧杯质量为55.0g).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
记录如表.求:①反应中产生氢气______克;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