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该小组同学将一定量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所示),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猜想: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甲中现象为软塑料瓶变瘪,乙中现象“瓶吞鸡蛋”。
讨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但是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于是他们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___;他们还发现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
【答案】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发生反应,瓶内气压降低 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低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CO2+H2O=H2CO3
【解析】
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气压降低,使得甲中软塑料瓶变瘪,乙中出现“瓶吞鸡蛋”的现象。
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低。因此需要用水做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碳酸,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反应原理为:CO2+H2O=H2CO3。
【题目】(4分)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右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3)10℃时,131g 饱和K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 。
(4)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E.浓硫酸
【题目】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1)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10℃时,131g饱和K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______.
(3)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硝酸铵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