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四种叙述均用如图表示,其中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应过程中生成O2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B. 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水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C. 图表示一定量KMnO4加热制O2过程中,残留固体中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 图表示加热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反应过程中MnO2的质量变化关系
【答案】B
【解析】
A、起点:从图上看,当反应时间为0的时候,纵坐标(生成氧气的质量)已有一定的量,而事实上当反应时间为0的时候,产生氧气的质量也是0,故单从起点看,错误;B、起点:当反就时间为0的时候,纵坐标(溶液中水的质量)已有一定的量,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反应还没开始的时候,过氧化氢溶液中就已有一定量的水存在,从起点看,满足要求;拐点:所谓拐点是指线条突然发生变化的点。结合变化趋势分析如下: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水的量越来越多,图上表现为直线向上变化,但当反应进行到完成时,水的量就突然不再增多,而是保持原有的水的质量不变,图上表现为直线平行与横座标,从直线向上变化到直线平等与横座标,必然存在一个拐点,正确;C、从起点看,该图不符合,因为反应时间为0的时候,残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也应该是0,错误;D、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来使用的,其质量并不发生改变,图上应体现为是从左到右的一条平行于横座标的直线,且起点不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上,因为反应时间为0的时候,二氧化锰就已有一定的质量了,错误。故选B。
【题目】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甪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的现象是__________。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
(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 |
1 | 1:9 |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
2 | 1:10 |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 |
3 | 1:11 |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 |
4 | 1:12 | 无黑色物质 | |
5 | 1:13 |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
(解释与结论)(2)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3)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
(4)为检验生成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所需试剂是__________。
【题目】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用聚乙烯制成的,也有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明同学听说包装食品的塑料袋应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便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平常在超市买东西时带回来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聚氯乙烯燃烧除了生成CO2和H2O之外,还会有HCl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小明将以下实验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然后进行探究。
(1)在实验过程中若B、C、D装置都产生明显的现象,则该塑料袋是用______制成的。(填“聚氯乙烯”或“聚乙烯”)
实验反思:连接实验装置时,能否将装置C、D顺序调换?请简述。
答:______理由是______
继续探究:小明为了测定聚乙烯的组成,取了5.6g聚乙烯塑料碎片放在硬质玻璃管中,鼓入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实验结果:
实验前 | 实验后 | |
B装置的质量/g | 213.6 | 220.8 |
C装置的质量/g | 200.2 | 217.8 |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聚乙烯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是______;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
(3)聚乙烯中是否含有氧元素______(填“有”或“无”);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