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
①生产原理:反应Ⅰ:NaCl(饱和溶液)+NH3+CO2+H2O=NaHCO3(固体)↓+NH4Cl
②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流程中,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
B.反应I中,涉及的物质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反应I中,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后,剩余的液体中不会含有碳酸氢钠
D.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CO2↑+H2O
【答案】BC
【解析】
A、生产流程中,操作I得到的是固液和液体,故该操作名称是过滤,叙述正确;
B、反应I中,涉及的物质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叙述错误;
C、反应I中,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后,由于是通过饱和溶液结晶析出的,因此剩余的液体中还含有碳酸氢钠,叙述错误;
D、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CO2↑+H2O,叙述正确;
故选:BC。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_____。
(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通常显+2价,盐溶液呈蓝色;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 | 主要操 | 主要现象 | 实验结论 |
猜想一 | 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 _____ | 猜想一不成立、R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
猜想二 | 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溶液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相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 | 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猜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 猜想二成立 |
猜想三 | 将未经打磨的铝丝插入到R的盐溶液中 | _____ | 猜想三成立 |
(交流反思)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操作及结论有误理由是_____。
(拓展探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告诉同学们,金属铝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一种气体。
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做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
(实验探究)小红和小敏针对自己的猜想,分别用如图装置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1)小红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将_____;否则不是。
(2)小敏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将_____;否则不是。
(得出结论)查阅资料知,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题目】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写出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分析下表,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______。
1g物质完全燃烧 | ||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 | 放出的热量/kJ | |
甲烷 | 2.75 | 56 |
煤碳 | 3.67 | 32 |
(3)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题目】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 编号 | 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 二、品红扩散的探究 | 三、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
实验 设计 | |||
实验 分析 | (1)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相同。 | (2)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 | (3)一周后,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还应该补充的实验是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