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测定纯碱(Na2CO3)样品(假设只含NaCl杂质)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原装置内空气的影响)A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在装药品前需组装好如图仪器,并___________。
(2)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装置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吸收Na2CO3与酸溶液反应产生CO2 B.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丙中 C.干燥二氧化碳
(4)实验中如果滴加酸溶液的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5)B组同学认为A组同学的方案存在问题,即使操作规范,测定结果也会偏低,理由是_____,应该将装置甲中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并在甲的左边连接上图2装置,实验结束后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_____,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若没有图2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会导致测得结果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6)你认为实验时加入的酸溶液最好是_____(填“稀盐酸”或“稀硫酸”)。
【答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吸收水蒸气(或干燥CO2) B 偏小 有CO2残留在烧瓶内 将残留的CO2全部鼓入到并装置中,使其完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吸收空气中的CO2 偏大 稀硫酸
【解析】(1)实验时,在装药品前需组装好如图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乙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3)装置丁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丙中,造成测定结果偏大;
(4)实验中如果滴加酸溶液的速度过快,会导致二氧化碳不能被丙装置完全吸收,从而会导致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5)B组同学认为A组同学的方案存在问题,即使操作规范,测定结果也会偏低,理由是有CO2残留在烧瓶内;应该将装置甲中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并在甲的左边连接上图2装置,实验结束后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将反应生成的CO2全部鼓入到丙装置中;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没有图2装置,直接通入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被丙装置吸收,则会导致测得结果偏大;
(6)你认为实验时加入的酸溶液最好是 稀硫酸,稀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影响测定结果。
【题目】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9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1)10℃时,131g饱和K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_____。
(2)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硝酸铵固体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黑色粉末A和一瓶标签不全的无色溶液B(如图)。
(1)根据实验员老师提供信息,A可能是以下5种粉末中的一种;四氧化三铁粉末、二氧化锰粉末、氧化铜粉末、碳酸钠粉末、木炭粉,但小明很快根据颜色判断粉末不可能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小明想知道A、B是什么物质,于是做了如下实验,请帮他完成实验报告。(限用试剂和仪器:稀盐酸、NaOH溶液、CuSO4溶液、试管、酒精灯、小木条)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小明各取少量粉末A与溶液B于一支试管中混合,观察现象。 | 产生大量气泡 | 粉末A与溶液B的组合可能有以下两种组合: ①铁粉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②___________,此组合的判断依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终确定粉末A与溶液B的组合是组合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