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通电分解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B. 水银柱受热上升,说明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变大
C. 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变成离子,离子不能转化为原子
D. 搜救犬能搜救地震中的幸存者说明分子很小
【答案】A
【解析】
A、水通电得到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变化,所以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A正确;B、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应该是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B错误;C、原子、分子、离子可以互相转化,故C错误;
D、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是因为人体中的气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搜救犬的鼻子之中,故D错误;故选A。
【题目】化学课上,同学们对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非常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相关的探究.
【提出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O2、CO2、水蒸气?
【查阅资料】①呼出的气体张仍含有O2;
②CO2能溶于水;
【假设与猜想】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CO2、水蒸气
(1)【设计方案并实验】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O2和水蒸气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 | ||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 | ||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
(2)【继续探究】比较人呼出的气体中CO2和吸入空气中的CO2含量的高低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如图),滴加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
| 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较高 |
方案二:用以下相同的两套装置进行对比实验,一套从导管 吸气30秒观察现象;然后另一套从导管口 吹气30秒. |
(3)【反思与评价】甲同学认为方案一中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不合理,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其理由是 .
(4)乙同学经过思考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能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 , 还能比较其与吸入空气中的CO2的高低.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其中C瓶的作用是 , 该装置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