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如图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___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若将125g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10%,需加水______。
(3)将t2℃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______B(填“>”、“<”或“=”)。
【答案】t1 125 >
【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的溶解度是25g,该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量分数是:=20%,
设加水的质量为x 则 125g×20%=(125g+x)×10% 解得:x=125g
(3)将t2℃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A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晶体,B物质的溶液中不会析出晶体,A物质t1℃时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t2℃时的溶解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B。
【题目】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铁的燃烧和锈蚀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铁丝燃烧)如图1所示,取三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系上一根粗铜丝,另一端系一根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Ⅰ和Ⅱ中的铁丝都剧烈燃烧,且Ⅱ中铁丝燃烧比I中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
(1)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______。
(2)Ⅱ中铁丝燃烧比I中更剧烈的原因是______。
(3)Ⅲ中铁丝没有燃烧是因为______。
(探究二:铁粉腐蚀的条件)如图2所示,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观察到量筒内的水沿着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到室温,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广口瓶内氧气含量几乎为零),记录量筒内的起始和最终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 样品 | 量简起始读数 | 量简最后读数 | 所需时间 |
铁粉、碳粉和10滴水 | 100 | 72 | 约120 | |
10g铁粉、碳粉、10滴水和少量氯化钠 | 100 | 72 | 约70 | |
(4)金属锈蚀是金属与______发生了反应。
(5)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_(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过程
(6)span>实验开始后,广口瓶温度升高,说明铁锈蚀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的过程。
(7)实验①和实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实验③表格的空白处样品的组成是______。
(8)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试分析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