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5分)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小苏打”的化学名称是 .
(2)鸡蛋和牛奶都富含的营养素是 .
(3)铁制品容易生锈的环境是 .
(4)家庭生活中一种节水做法是 .
(5)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 .
【答案】(1)碳酸氢钠 (2)蛋白质 (3)铁与水、氧气接触
(4)淘米水浇花 (5)隔绝可燃物
【解析】
试题分析:“小苏打”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钠,鸡蛋和牛奶都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铁制品容易生锈的环境是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家庭生活中一种节水做法是淘米水浇花,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隔绝可燃物。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1)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如下:
方法一:2H2O2 2H2O+ O2↑ 方法二:2KMnO4
K2MnO4 + MnO2 + O2↑
Ⅰ.用方法二制取氧气选择的反应装置为 ;
Ⅱ.设计A装置时使用分液漏斗的目的是 ;
Ⅲ.现用方法一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若用C装置干燥氧气,此干燥瓶中装有的物质为 ;在实验室中制取、干燥和收集氧气,请按气体流向,用导管的编号将装置连接好 。
(2)(7分)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CaCO3CaO+CO2↑。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刚出窑的“石灰”有那些成分?
【猜想】
I.只有氧化钙 II.只有碳酸钙 III.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
【实验探究】
⑴甲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II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I成立,其理由是
。
⑵乙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
⑶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III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② | 猜想III成立 |
【思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长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