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物质甲与足量物质乙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固体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所给物质间的反应符合坐标曲线的是(  )

选项

物质甲

物质乙

A

木炭

氧化铜

B

铁丝

氧气

C

碳酸钙

盐酸

D

铜片

硝酸银溶液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木炭与氧化铜可以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结束时,固体中有铜生成,故最终固体质量不为零,A错误;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增大直至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B错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钙溶于水,由于盐酸是足量的,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为零,C正确;铜片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结束时,固体质量增大,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有一瓶标签受损、没盖瓶盖且装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所示。

老师告诉大家,瓶内原有的液体只能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中的一种。为了判断瓶内是何种溶质,并确定试剂瓶的标签,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1)从受损的标签信息看,大家一致认为该液体不可能是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_

该液体是碳酸钠溶液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准确,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过量Ca(OH)2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__

该液体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 于是丙同学只改用了一种与乙同学所加物质类别不同的溶液,重新按照乙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与乙同学的完全一致,且结论完全正确。则丙同学改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原试剂瓶标签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1)为了不使标签破损,应如何正确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品取完之后应及时密封保存。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