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A、B、C三个实验共同的反应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与A装置相比,B装置一个显著的优点是_____。
(3)C实验,若止水夹没有夹紧,会导致测得的结果_____(“偏低”或“偏高”或“无法确定”)
(4)D、E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D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E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
(5)实验室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蒸馏水,因为标签脱落无法辨认,请你设计实验加以辨别。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
方案一 | _____ | _____ |
方案二 | _____ | _____ |
【答案】4P+5O22P2O5 环保 偏高 不能 酒精和水混合是物理变化 不能 气球体积膨胀,浮力变大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分别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①有白色固体析出的是氯化钠溶液②析出的白色固体在灼烧后变成黑色的是蔗糖溶液③没有固体析出的是蒸馏水 先测定溶液的导电性,再测定不导电的两种溶液的密度 能导电的是氯化钠溶液。不能导电的两种溶液中密度较小的是蒸馏水
【解析】
(1)A、B、C三个实验中均发生了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4P+5O22P2O5;
(2)B装置是一个密封装置,生成物的污染物不会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故填:环保;
(3)若止水夹没有夹紧,则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由于实验中逸出了一部分气体,最终进入瓶内的水增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故填:偏高;
(4)D装置是物理变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而装置E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气球膨胀,产生浮力,影响实验的测定;故填:不能;酒精和水混合是物理变化;不能;气球体积膨胀,浮力变大;
(5)根据蔗糖溶液与氯化钠溶液灼烧会出现晶体,且继续灼烧蔗糖会变成黑色;可以根据液体的导电性与密度来分析。
故答:
实验操作 | 结论 | |
方案一 |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分别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 ①有白色固体析出的是氯化钠溶液 ②析出的白色固体在灼烧后变成黑色的是蔗糖溶液 ③没有固体析出的是蒸馏水 |
方案二 | 先测定溶液的导电性,再测定不导电的两种溶液的密度 | 能导电的是氯化钠溶液。不能导电的两种溶液中密度较小的是蒸馏水 |
【题目】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了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已知NH4Cl受热易分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写一种);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下表是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0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9.8 |
NH4HCO3 | 11.9 | 15.8 | 21.0 | 27.0 | ﹣ | ﹣ | ﹣ | ﹣ | |
NaHCO3 | 6.9 | 8.2 | 9.6 | 11.1 | 12.7 | 14.5 | 16.4 | ﹣ | |
NH4Cl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55.5 | 77.3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反应①中NaHCO3作为固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
上述流程中得到的NH4Cl溶液中一定有_____杂质,从NH4Cl溶液中获得NH4Cl晶体的一系列操作主要包括蒸发浓缩、_____、_____。
【题目】如图中组线“﹣”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箭头“→”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格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组是(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A组 | Ca(OH)2 | HCl | CO2 | NaOH |
B组 | O2 | C | CO | CuO |
C组 | HCl | Fe | CuO | CuCl2 |
D组 | HCl | Na2CO3 | AgNO3 | CaCl2 |
A. AB. BC. CD. D